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4、千古绝对  (第1/1页)
    下午太子殿下要接受三师单独授课,我们也不再听学士枯燥地讲经,今日是对对子。    由学士出上联,学生对下联。    几个来回之后,我听得有些困乏,若不是手脚被蛛丝吊着,早已满目疮痍了。    刘焱说:“前日我就给大家的作业可有人想出答案?”    “先生,学生有一下联可对!”光听这粗犷的声音就知道绝非佳对。    出声之人生得勇猛,一看就不是读书的料,还不如去战场混个军功,现在这武将都觉得自己苦,不忍孩子也受军营之苦,偏让他们从文,也好扩张自家在朝势力。    “快说!”刘焱的期待不减,可见他求贤若渴(饥不择食)之心。    那粗犷的声音带着不知哪里来的自信说:“炮镇海城楼!”    刘焱捋着胡子点头:“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不错不错。”    烟锁池塘柳?察觉到有机可乘我立马清醒过来,嗤笑道:“一看这位同窗就是武将出身,上下联的意境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格律不齐,平仄不分,全然毁了上联的神韵,这还叫不错?”    “你还不是武将出身?凭什么笑我?”    乐莽也是一武将,不过我笑的可不是他的出身。    “就凭你不自己思考,拾人牙慧,还想蒙骗刘先生!”    “你有什么证据?”那人睁大铜铃眼瞪着我,声音有些虚。    “你刚才一直在翻看自己的衣襟,证据就在那里边!五个字都背不下来,还想充当才子。”    站着也有站着的好处,站得高看得远啊!    他的衣襟里果然有小抄。    刘焱未多加呵责,说出的话不容反驳:“李尚勇弄虚作假,将《论语·为政》第十七章抄写一百遍!”    “那是什么内容?”李尚勇有些懵。    我好心提醒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刘焱继续问:“有没有人自己想出了下联?”    “先生,学生有一下联,但自知非是佳对,不知当不当说。”    “那就别说了。”我心道。    说不清为什么,我对这个长得挺顺眼的公子有种莫名的厌恶。    “杜公子但说无妨。”    原来是杜仲家的,难怪这么鸡贼!    杜家人真是白费了他们的好皮囊。    “烟锁池塘柳,灯填锦槛波。”姓杜的打开折扇,装模作样。    “虽然五行无序,但意境甚好。”刘焱依旧夸到。    “切!”    见我不服,刘焱问到:“煜王殿下心中可有佳对?”    “自然是有的,可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乐开了花:哈哈,鱼儿上钩。    “你这劣徒!”刘焱几欲吐血。    我继续说:“这上联是你殿试时先帝出的考题,当时杜仲以当场直言不会夺得状元,你以‘秋唫涧壑松’对之,却成为榜眼,心中自是不服,想必先生心中也想出不少下联,只是无一满意,因此才拿来考校众生,看看这上联是否真乃千古绝对。”    他不太上道:“正是如此,那又如何?”    我说得还不够明白么?你有市,我有货,当然只缺价了!    “先生若能答应学生一个条件,学生就将下联告知,如何?”    刘焱已经饥不择食,自然顺着我的话问:“王爷有何条件?”    “不许再罚我。”我第一次出价。    每天这么站上几个时辰,全身的骨头都废了。    “不行!这是学馆的规矩,不能因王爷一人而例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