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只是单纯想杀人 (第2/2页)
,有功绩、有战损,有帝都战役的军报,也有四面战场上的军报汇合。 每一份战绩上,都染满了鲜血。 有叛军的鲜血,更有功臣士卒的鲜血。 苏辰低头,一份一份看着军报,却始终没有翻阅手边那一份有关于帝都叛军的战报。 “四面战场稳定,八王之乱已成历史,接下来的事情就劳烦诸位爱卿。” 苏辰头也不抬,淡淡开口:“国内初稳,各城池需要重建,另外八王麾下的各郡封地也要收回。” “这件事情,就交给军机阁去做,另外有关于平定八王之乱的各功臣名单和详细功绩,也拟定一份呈报上来,朕要论功行赏。” “喏。” 司马懿恭恭敬敬的施礼,他现在俨然成为了军机阁的领军人物,堪称是百官之首。 无论是智谋、手段、帝君的宠幸程度而言,他确实都当之无愧。 “帝君,敢问.....城内的叛军俘虏,该如何处置?” 管夷吾出列,恭敬施礼后,问道:“是否可以将他们施以教化后,再编入新军内?” 管夷吾和刘伯温前几日才回来,刚回来就加入了对城外叛军的围剿之中,对于俘虏的十三万精锐叛军,他们的意见更偏向于收服和教化。 这十三万人,若是训练妥当,相当于一支新的大夏铁军。 然而,苏辰却不想采纳他们的意见。 “全杀了。” 苏辰头也不抬,顺手将御书桌上战俘名单的奏折丢给了离捻子,淡淡道:“拿走,朕不想看。” “帝君,难道连一个俘虏都不留?这可是十三万人啊!” 管夷吾忍不住开口说道:“这群人虽为叛党,但贼首已死,臣有把握让他们为帝君所用.......” “杀。” 苏辰抬起头,眼神平静的看了一眼管夷吾,道:“难道,朕说的话,你听不懂吗?朕不需要俘虏!” 这群叛贼,险些害死妲己,更险些打下帝都! 苏辰是帝君不假,帝君当以胸怀天下,但别忘了......他也能让这天下血流成河! 苏辰不会给这群俘虏任何活命的机会,这群人当杀! 不杀不足以平帝怒,不杀不足以给这个国家一个交代! “这......” 管夷吾和刘伯温两人一愣,面面相觑。 十三万的精锐之军俘虏,说杀就杀?这会不会太残暴了? 陈群在一旁悄悄拉了一下他们两人的衣袖,示意他们不要再开口了。 帝君这个时候很明显是怒意难消,这十三万人杀了就杀了吧,反正也是一群叛贼,没必要为了他们让帝君不痛快。 御书房内的气氛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一旁的三皇子苏易大气都不敢喘。 司马懿微微沉吟,突然笑着开口说道:“帝君妙策啊。” “???” 众人纷纷看向司马懿,面露不解的迷茫之色。 “杀十三万人虽看似残暴不妥,但臣仔细一想,实则是个妙计。” 司马懿笑着解释道:“这样一来,可以镇压国内其他心中不轨的宵小和八王余党;二来,这十三万俘虏是精锐之军,不是杂兵,他们大都是大皇子的死忠。” “若是将这群人编入到其他军队中,难保说他们不会怀恨在心,再生事端。” 司马懿说的很对,这十三万人的俘虏,大都是信仰坚定的精锐,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再一次企图翻盘,甚至是在帝都内袭杀帝君? 同时,这一次的八王之乱闹得全国人心惶惶,可以说现在的大夏皇朝,就需要这群俘虏用性命和鲜血来给出一个交代! 如果不杀他们,就会给国内其他心怀不轨之辈一种侥幸心理。 造反失败,只杀贼首,其他人还能摇身一变成为正规军? 这么好的事情,哪里去找啊! 无论怎么看,这十三万俘虏,都非杀不可。 众人听了司马懿的一番解释后,纷纷恍然大悟,连忙笑着道:“帝君果然妙计!” 管夷吾心悦诚服的叹道:“臣太愚钝,险些误了大事。” “帝君之智,臣不及也。” 众人马屁不断,看来都是一群深谙为官之道的老油条。 苏辰抬起头来,扫了一眼众人,淡淡的开口:“其实,朕就是单纯的想杀他们泄愤。” 你们想太多了,朕只是想杀人而已。 司马懿:“......” 其余大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