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9章 路遇贤才 (第1/2页)
..“当然可以,长史请进!”孙权尽管有些头痛,但还是把张昭请了进来。 张昭进了房间,众人起身见礼,又各自坐下,张昭开门见山道:“和刘璟结盟,只会养虎为患,此人本来就有野心,一旦击败曹军,势力大涨,必成江东劲敌,不如早图之,我们也不必出兵,可挑拨襄阳从西面夹攻江夏,蔡瑁此人目光短浅且和刘璟有仇,我们再许以重利,他必然会同意,等他们三家俱疲,我们再坐收渔利。” 程普是河北人,向来不服张昭为北派领袖,但这次他们不谋而合,走到了一起,张昭话音刚落,程普便应和道:“张长史说得极有道理,刘璟狼子野心,是江东第一大敌,我建议,不如趁他这次来东吴,杀了此人,以绝后患!” 周瑜见孙权有犹豫之色,并没有立刻反对,他起身向孙权行一礼道:“刘璟恪守承诺,三年内未向东扩兵一步,这次是主公亲自担保,若主公背信杀之,必失信于天下,何以图谋天下,建不世帝业?” 不等孙权开口,旁边张昭笑了起来,“其实也不用杀他,留他在江东做客数年,以尽地主之谊,这是美事,有何不可?” 就在这时,门口有侍卫禀报,“启禀主公,鲁副都督有急信送来!” 孙权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忽然听说鲁肃有急信送来,他连忙道:“把信呈上来!” 一名侍卫快步走进,将鲁肃的急信呈给孙权,孙权打开信匆匆看了一遍,脸色露出愕然之色。 旁边几人都在注视孙权的表情,见孙权表情惊讶,程普忍不住问道:“主公,出了什么事?” 孙权放下信,沉思片刻道:“曹cao派荀彧出使江夏,刘璟态度暧昧。” 程普大怒,“主公,他既然要降曹,必须及早铲除,越快越好!” 这一次张昭没有应和程普,他也意识到事情不妙,如果曹cao再入局,形势就复杂了,他陷入了沉思,久久不语。 周瑜微微笑道:“曹cao派使者来江夏,必然是为曹洪、李典之事,没有什么大问题。” “可是曹cao派的是荀彧,公瑾不觉得问题有点严重吗?”孙权心中有些担忧,曹cao居然派荀彧来,可见曹cao对江夏的重视。 “主公不必担心,曹cao虽有心让刘璟投降,但刘璟未必愿意,现在刘璟出发了吗?” 孙权点点头,“信中说,他们已到了芜湖。” ...... 和刘备不同,刘璟来东吴是走水路,他只带了十几艘五百石的小型战船,从芜湖口进入溧水,沿溧水东行。 溧水也叫中水,是一条中等河流,流经太湖以西的丘陵地区,在东吴大规模疏通江南河道之前,溧水便是沟通太湖和长江的唯一通道,货运繁忙,是江南地区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 直到建安十四年,孙权下令迁都京口及建业,组织大量民夫疏通了水网密集的江南众多河流,使得长江到东吴以及会稽有了新的水道,溧水的航运价值才渐渐衰落。 这天傍晚,船队抵达了溧阳县,溧阳县顾名思义,就是溧水北岸的县城,因溧水的航运兴盛而兴起,同时又因溧水航运的衰落而没落。 溧水河道狭窄,船只众多,船队行驶很慢,但两岸的美景却令人赞叹不已,这次刘璟去江东没有带徐庶或者贾诩,只带了李孚同行, 李孚在邺城的卓越表现令刘璟赞叹,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富有急智而不拘于小节,有他在,在江东遇到危险时,他也能出谋划策。 船舱里,刘璟正和李孚喝茶闲谈,李孚自从邺城回来后,便已经默认了刘璟这个主公,他已意识到袁氏必亡,留在江夏或许是他最好的抉择。 心中有了归属,自然也有了为人臣的关切,他有点担心这次东吴之行,“公子,我担心孙权会不会软禁公子,趁机攻打江夏,收江夏于囊中,此次东吴之行,公子是否有点冒险了。” 联合江东抗曹,是刘璟的中兴大计,早在数年前他就有这个想法,虽然历史上有赤壁大战,但历史因他刘璟的出现而偏离,他有点担心,历史会不会再按原来的轨迹走。 尽管有一些担心,但刘璟相信大势不会变,曹cao平定北方,南下是必然,江东为了自保,联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