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蓝海  (第1/2页)
    说实话,秦鹏强多少还是有点看不起徐牧,毕竟年龄摆在那里。    当然,更多的,是城镇长大孩子的那种天然优越感。    要不是徐牧这几天总来他这帮衬生意,大家熟悉很多,秦鹏强都懒得搭理这两小屁孩。    秦鹏强这臭毛病,徐牧老早就有感觉,农村的年轻人,由于环境使然,在见识和价值观有所欠缺。    由于格局不够大,性格方面也就敏感多疑,整体素质自然比不过城镇长大的孩子。    秦鹏强有意无意表现出来的歧视,徐牧哪能没有体会?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徐牧有信心扭转秦鹏强这个年代感颇强的观念。    斟酌了一下措辞,徐牧认真地开始忽悠,哦不,是开始画饼:“强哥,咱们榆林靠近县城,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物流方面的需求也就愈发大了起来。”    “别说榆林,就连咱们县城,都没有一个正规的物流站,所有的货物流通,基本都靠客运车顺带,这代表什么?代表咱们整个县城的物流行业是一片蓝海……别打断我,听我说下去。蓝海不懂是吧?就是说尚未开发的市场。”    徐牧口若悬河,时不时挥舞着手臂加强自己的语气:“你看,泰禾米厂门口就是一排空门面,嗯,咱们签个长租,将那里设置成榆林的物流站,那里靠近国道地段好……”    “……青洪那边也是如此,然后辐射周边乡镇,半年内,争取垄断整个县城的物流运输……最多两年,全省大大小小地区,都要有我们的物流网点……”    “通过跑量来赚取利润,前期可能一年才十几万,但是,等整个省城都是我们地盘时,一年起码能赚千万以上。未来放眼全国,那就是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利润!”    看着徐牧轻轻松松划了一个圈,就号称要占领全省物流市场,秦鹏强眨巴着眼睛,好像看到一头牛在天上飞。    这小子,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一年上千万?有那么好赚的生意,怎么没看到有人去做?    至于几个亿什么的,那简直就是屁话。    不过,把水份排开,这话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县城那里秦鹏强不知道,但榆林确实没有正规的物流站。    每天就那么一些零散的物件,人们大多都是通过自带的方式,要不就是拜托熟识的司机来带货,根本没人想到要通过物流托运。    的确是一片新市场。    但此刻,秦鹏强倒是有些佩服起这小子来。    不说别的,起码这眼光毒,格局也大。最重要的,是特么敢吹啊,八字都还没一撇,都开始计划到全国了。    说的嘴巴有点干,徐牧转身在旁边冰箱拿出一瓶健力宝,开盖灌了口,看着正摩挲着下巴琢磨的秦鹏强,嘴角不易察觉地开始上扬。    有点懵逼?    这就对了。    “啪”地给自己点上根烟,徐牧趁热打铁:“很多人看不到商机,也就只能看着别人发财。有些人敢想不敢做,而有些人却是根本都不敢去想,这就是差别。我知道,强哥现在肯定在想,这又没钱又没人的,根本开不了头对吧?”    秦鹏强不由自主地点点头,他的确是这么想的。    啥都没有,组建物流网点那不就是痴心妄想?    “门面租金什么的我来搞定,前期主要框架搭设我来弄,要不了几个钱,剩下的业务拓展就要看你强哥的了。”    “那个……找谁运啊?而且,哪有那么多货来托运?”秦鹏强有些迷,毕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    “嗯,打个比方,我手头有五十多辆农用车你知道吧?到时候咱们可以找那些司机签个外包协议,专职跑县城到各乡镇的物流运输……”    说到这里,徐牧的语速开始加快:“当然,更多的,是县城各大商场、企业这些大客户的开发。这个没得讨巧,聘几个人手来帮忙……另外还有广告方面的投入……”    如今国家经济体量正在快速扩张,而原料产地、产品生产地、产品消费地分离,无形中,物流体量也就天然庞大。    不少有远见之人已经开始迈入这个庞大市场,但对物流结构和运作环节,都还处于学习和探索中。    可以说,这时候整个市场野蛮无序,并没有形成网络化、规模化的物流服务。    照常理,徐牧若是去南方发达城市,只要复制上辈子三通一达的模式,未必不能获得成功。    但那不是他想要的。    徐牧倾向于享受生活,奋斗和努力固然没错,但能用更轻松的方式来获取资源,他也没必要花费大量精力。    现如今运输建设欠缺,真要全身心去投入到物流行业,怕是也没有那种环境和土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