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夜尽天明 (第1/2页)
茫茫绿野之上,楚军旌旗招展,风声猎猎。 项羽遥望前方,那是蒙恬带领的十万秦军精锐。 虽然二十万秦军已经被章邯带走了一半,前去应付从左翼夹击过来的张良韩信大军。 但蒙恬的这十万秦军常年在边关与狼族作战,是如今帝国军队之中精锐之中的精锐。 巨鹿虽然败于蒙恬之手,但他还有十万楚军,况且还有张良韩信从旁牵扯,蒙恬不分兵也就罢了,一旦分兵,他必能一雪前耻! 八年了,整整八年了,楚国灭国之战好像还就在昨天。 项羽凝望之际,他身后有一骑行来。 那是一个身着劲装的女子,那女子有着倾城容颜,她驱马与项羽并驾齐驱,低声说道:“少羽......” 项羽回望,他的重瞳之中充满了柔情,他说道:“石兰,你怎么来了,你也是来劝我避战的吗?“ 那女子微微一笑,道:“范师傅让我来劝你,可是......我知道,你做的决定不会轻易改变。” 项羽意定声沉的说道:“放心,此战,我必胜,我必要为英布、季布报仇。” “我必要为那些死去的楚国将士报仇!” “八年前,蒙恬的黄金火骑兵与我一战,那一战是我败了,但今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石兰双腿一夹,从马背上轻轻跃起,直接跃至项羽的坐骑之上,她伏在项羽的背后,轻声说道:“不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与你生死与共。” …… 公元前24年春,蒙恬率十万秦军与项羽所率十万楚军在垓下展开了一场大会战。 此战惨烈异常,最终蒙恬略胜一筹,项羽大败而走,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逃至乌江之时被蒙恬所率黄金火骑兵包围。 项羽率八百精骑与蒙恬的黄金火骑兵短兵相接,项羽勇武过人,以一挡百,最终身中数十箭而死。 临死前亦高呼,“今日吾虽死,但吾楚国军魂不灭!” …… 帝都,咸阳。 三月末,正值春意盎然之时。 夜风微拂,一轮满月高高挂起。 陆凤秋站在春风亭外,嬴政从那边的走廊行来。 嬴政一边走一边说道:“青云先生,今夜月圆,朕前来与先生小酌三杯。” 陆凤秋负手道:“楚国已灭,张良韩信远遁出海,可惜了。” 嬴政走到陆凤秋的身侧,递给陆凤秋一杯酒,道:“的确有些可惜,但世上之事,哪有十全十美,这还是先生与朕说过的。” 陆凤秋微微颔首,举杯道:”这杯酒,敬那些死去的将士,大秦开疆扩土,他们当为首功。“ 嬴政亦是举杯道:”此战之后,帝国重疾已去,他们都是我大秦基业的奠基者,他们都是英雄。“ 二人将爵中酒一饮而尽。 陆凤秋道:“陛下还记得你和我之间的约定吗?” 嬴政一挑眉头,道:“当然记得。” 陆凤秋道:“诸子百家将是大秦日后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陛下有什么打算吗?” 嬴政道:“朕决定在桑海开设百家学宫,就由先生任学宫首任祭酒。” “至于能不能让百家归服,就看先生的本事了。” 陆凤秋闻言,不禁笑道:“陛下还真是人尽其用,只是为何是在桑海?而不是咸阳?” 嬴政道:“朕一向都尊崇以法治国,但此一时,彼一时。” “彼时帝国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太多,朕需要极大的威严去威慑那些宵小,而如今六国余孽已经连根拔起,该安抚自然是要安抚的。” “诚然如先生所言,天下想要大治,需要休养生息。” “若百家学宫设在咸阳,这些人心有忌惮定然不会前来,但若设在桑海,桑海远离权力的漩涡,这些人便能安然接受朕抛出的善意。” “桑海城是儒家大本营,天下重归我大秦,想必儒家已经瑟瑟发抖。” “张良举旗造反,便是授以朕最好的口实。” “但朕听先生之言,不欲与这些人争一时长短,朕延寿三百,朕可以等下去。” “等到诸子百家之中的顽抗份子死去的那一天,一年不成,那就五年,五年不成,那就十年,大不了用个一百年,朕总是能让他们彻底心服口服。” “朕要让他们知道,朕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陆凤秋闻言,微微颔首道:”陛下此言,当浮一大白。“ 嬴政与陆凤秋再举杯,将爵中酒喝了个干净。 嬴政平静的说道:“先生乃是有大神通者,若非先生,朕的帝国便已经分崩离析,这最后一杯酒,是朕敬先生的。“ 陆凤秋道:“陛下之才,古今罕有,贫道不过顺势而为,只是这世上没有不灭的王朝,若大秦想要绵延下去,还要看陛下怎么去做。” “陛下若是有心,不妨命人前往各处寻访仙迹,贫道夜观星象,总觉得这方天地还隐藏着许多神秘的力量。” 嬴政挑眉道:“先生可曾听过苍龙七宿?” 陆凤秋道:“有所耳闻,听闻苍龙七宿是指七个星辰,七个国家,七个秘密,苍龙七宿的核心,历朝历代都是由各国唯一的继承人掌握,传说谁掌握了苍龙七宿的秘密,就拥有掌握天下的力量。” 嬴政微微颔首,道:”朕自一统天下,便一直在寻找着这苍龙七宿的秘密,但一直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