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五章 都是被逼的 (第1/2页)
承包大明正文卷第三百零五章都是被逼的王家屏他们听得稍稍点头,如此限购,自然就能够避免商人与百姓争粮食,也可见其实卫辉府的粮食并不多,只因合理分配,故而显得粮食充足。 那么其它地方是否也可以这么做呢? 答案当然是不能。 要说这粮价便宜也就算了,因为关于粮价的事,王家屏他们都是知道的,郭淡来到这里,第一件事就是处理粮食问题,虽然其中有威逼利诱的因素,但他这么做也是为了百姓。 关键卫辉府的物价也出奇的便宜。 这就真的有些丧心病狂了。 工薪不错,粮价稳定,物价还便宜,难怪人家下河村的村民拿着棍棒也要打进来。 姜应鳞还真就不信邪,逢店便入,但结果令他很失望,从纸张到绸缎,都是非常便宜的,毫不夸张得说,已经便宜到连物产丰富的江南都比不上。 整个卫辉府都充斥着便宜的次货。 这都是因为卫辉府改为大作坊运作,那必然也会产生大量的次品,这些次品肯定卖不出价钱的,要是运到江南去卖,算上运费,那肯定是亏的。 故此商人都选择就地消化,以成本价卖,让我们不亏就行,当然,商人都这么说,肯定还是有点赚,但真的是毛利。 不是他们善良,而是因为他们的消费对象就是他们的员工,人家都知道你这值多少钱。 这刚好满足卫辉府百姓的消费标准,又导致卫辉府的百姓变得什么去买,不再自己做,是这些次品让百姓彻底脱离自给自足的模式,直接进入一个商业社会。 基于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这好的货物,在这卫辉府反而卖不出去。 连一个高档店面都没有。 可见还真没人买,那些商人是来这里是来赚钱,不是来图享受的。 上等的货物,要么就存在仓库里面,准备运到别得地方去,要么就被温泉阁、金玉楼这些娱乐场所给卖走了,不会流入到市场中去。 这就是为什么卫辉府的物价非常便宜。 这越看越迷糊,就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除工薪还过得去,其它的都便宜,这是没道理的,可是郭淡又不愿意说,王家屏他们就选择去府衙那边看看。 毕竟是当官的,不管去哪里,首先第一站肯定是府衙。 来到府衙,只见大门前站着不少老人,妇人和小孩。 “法院?” 王家屏抬头望向那块匾额。 郭淡赶忙解释了一遍。 张诚突然道:“原来弄了半天,你不在这里办公?” “办公?” 郭淡憨厚得笑道:“内相过奖了,我哪里会办什么公,我连正规一点的公文都看不懂。” 张诚又好奇道:“那你现在住哪里?” 郭淡道:“我住陈楼旅店。” “旅店?” “嗯。” 郭淡讪讪道:“我不可能老是在这里,我得回去,所以我也没有购置物业。” 一旁的吴观生很想告诉张诚,陈楼旅店比这里要舒服多了,小地主都住不起,只有像郭淡这种大富商才住得起。 王家屏又问道:“为什么这里这么多人,他们在干什么?” 郭淡摇摇头道:“我不清楚,我许久没有来过这里,他们也不欢迎我。” “.....!” 可怜啊! 姜应鳞都有些同情郭淡。 吴观生赶忙回答道:“回禀大人,最近法院正在审理以前留下得旧案,因为他们发现一些案子有许多可疑之处,于是就打算重新审理。” 不管是乡绅,还是书生,他们其实都是这个体制延伸出来的,他们有着清晰的思路。他们知道,得立刻竖立自己的威望,如果什么都不干,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因为他们不是官员,只是雇佣人员,手中的权力是来自于契约,他们得想办法让百姓认同他们。 故此他们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旧案,这些天是天天开堂,从早审到晚。 虽然没有加班工资,但是他们人人都很享受。 非此过瘾。 王家屏、许国他们非常好奇,他们还没有见过非官员审理案件,于是走了过去。 往里面看去,只见里面有三方代表,法绅、诉讼师、纠察员。 一听就都是一些臭鱼烂虾,都没有一个正经的称呼。 但是人家审的很开心,很投入。 而那边张诚对这个丝毫不感兴趣,审什么,浪费时间,一顿毒打,简单粗暴好用,他趁机将郭淡拉到一旁。 “你小子在搞什么鬼?” 张诚纳闷道。 郭淡也纳闷道:“我没搞什么鬼啊!” 张诚道:“这看着不像似的假的呀?” “什么假的?” “就是这法院。” “这当然不是假的。”郭淡直摇头道。 张诚道:“难道你真的什么都不管?” 郭淡道:“我管财政。” 张诚道:“你管得是什么财政,你又不是没见过那户部官员,个个都是颐指气使,你这管财政的,我看跟百姓也没啥区别。” 郭淡道:“我就是个百姓啊!” “你还在这里装,陛下可不是让你来当百姓的。” 郭淡笑道:“陛下吩咐的任务有三,其一,恢复卫辉府财政,让百姓安居乐业;其二,帮助潞王洗白,呃...也就是洗清不白之冤;其三,挣钱。呵呵,这我都做到了,其余都不是我分内之事,我干嘛去cao那心。” 张诚想想好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