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 规范化 (第1/2页)
承包大明正文卷第三百四十五章规范化勾心斗角,阴谋阳谋,基本上就是明朝官场的主旋律,绝大多数官员,都在寻思着如何弄死郭淡,这都成为他们的一种惯性思维,就没有谁说想办法努力去经营州府,赶超卫辉府。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消极得现象,也是明朝走向灭亡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如今的卫辉府就如同明朝唯一冉冉上升得新星,在这里没有人去想着勾心斗角,他们都在努力的生活,努力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在官场努力的人,是不招人待见的,在这里的话,只要你努力,你就有机会,你要不努力,你就什么都没有。 天还是蒙蒙亮时,整个卫辉府就已经是热闹非凡,大街上也是人来人往。 郭淡也不例外,早早就出得潞王府,只见门口有着一个卖包子小摊位,周边围着不少人,生意非常不错。 “周员外,帮我也来一份。” 郭淡走了过去,招手喊道。 正在摊位前买包子的周丰回头一看,便又朝着那卖包子的大娘道:“再多来三个。” “好的。” 这时,边上一个年轻人笑道:“郭淡,我最近见了几回,就没有见你讨过钱买包子。” 其余人也都看向郭淡。 郭淡笑道:“不错,这就是我承包卫辉府的好处。” 那年轻人道:“你这也忒寒酸了。” 周边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周丰拿过包子来,递给郭淡一份,二人离开了摊位。 “我说贤侄,你脾气也忒好了,他们这么说,你一点也不生气。”周丰都有些替郭淡打抱不平。 “他们也只是开开玩笑,生活如此艰辛,能够笑一笑,是非常难得的。”郭淡摇摇头,又问道:“不过我没有想到员外也会来这里买包子。” 周丰啧了一声:“你可别小看这腌菜包子,你知道这顾大娘一家卖包子,每个月能够挣多少吗?” “多少?” “至少二十两。” “这么多。” “是呀!” 周丰道:“买包子挣这么多钱,我还真是没有见过。” 郭淡打量了下周丰,道:“我说员外,你不会是想收购人家的包子摊吧?” 周丰直摇头道:“她要是卖rou包子,我可能会考虑一下,但这腌菜包子可不适合在我金玉楼***较适合曹达。呵呵。” 这都不忘损一下曹达。郭淡笑着摇摇头。 但是如这种摊位,其实在卫辉府已经变得很常见,因为商人聚集在这里,只要自己的手艺过硬,生意一定非常好,也不会有人会敲诈勒索他们。 如果这是奇迹得话,那么卫辉府每天都在发生奇迹。 周丰又问道:“贤侄,你这么早上哪去?” 郭淡道:“还能去哪,还不就去城墙那边看看。” 周丰纳闷道:“说到这城墙,不是说了拆了么,怎么又改成修楼梯?” 郭淡叹道:“我也想拆,但是我问过童千户,他的建议就是不拆,我也不太敢乱来,待我回去之后,跟陛下好好商量一下,再做打算,暂时就先将就一下吧。” 这说曹cao,曹cao到。 “郭校尉。” 忽见童笠走了过来。 “童千户早啊。” 郭淡停下脚步。 “早。” 童笠又瞟了眼一旁的周丰。 周丰非常识趣,“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他拱手一礼,然后便走开了。 童笠道:“小五那边刚刚来信,开封府和彰德府的边界上出现一些走私粮食、青菜、水果的商人。” 郭淡皱了下眉头,问道:“是谁在走私?” 童笠道:“周丰、陈南北、曹达他们可都有参与。” “是他们倒是不奇怪。”郭淡问道:“我想问的是,那边不是都封路了吗?这粮食是怎么过来的?” 童笠道:“你肯定想不到,这走私的跟封路的其实是同一批人,都是周边县城的大地主。” 郭淡惊讶道:“他们这是干什么?” 童笠道:“还不都是为了钱。” 这佃农跑,商人跑,如今就连那些嚷嚷着最凶的地主,也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就在边上,又拥有不少的田地和菜园,他们也吃不完,周丰他们收购粮食的价钱已经要高于当地,这要能换成银子那多爽,他们现在已经是破罐破摔,反正也拦不住,就还不如赚点钱,弥补一下自己的损失。 但是为了面子,他们并没有解除封路,于是乎,他们就开始走私粮食和青菜、水果。 得知缘由之后,郭淡笑道:“搞笑他们是认真的。” 童笠问道:“那我们拦不拦?” “不拦。” 郭淡摇摇头道:“如今卫辉府的人口增加了五万多,就算是仇人,只要他愿意运送粮食过来,我也不会跟他们赌气的,况且,这也能够恶心那些官员,他们知道之后,非得气死不可。” 童笠皱眉道:“我觉得没有必要做得太绝,毕竟这抬头不见低头见。” 郭淡苦笑道:“这可真是冤枉,是他们正儿八经的对付我,我不过是利用闲暇之余,去恶心他们一下,我如今最恨得是那城墙,真的快要折磨死我了。” 聊着聊着,二人来到城门外,只见大门得城墙边上有着不少人在修建石阶。 郭淡可真的是恨死这城墙了,如果权力都在他手里,他就真的派人偷偷给挖了,让它自然倒塌,但他可不敢这么做,但是现在又被逼的没有办法,又来这么多商人,堵得要命。 郭淡只能想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从外面修建几道非常宽敞得楼梯上去。 今后四道大门就只过车,壮年就走楼梯,老儒妇幼就从边上的那小门进。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人口增加快,尤其是在府城,以目前的卫生、医疗条件,是很难负担这么多人口的。 故此郭淡又颁布《城市住宅规定》,他颁布的告示,都不能称作是法案,因为他没有这权力,故此也不具有强制性。 告示上,只是告诉大家,允许城内住宅改为商铺或者作坊,但是商铺不能改成住宅,这无疑就是鼓励百姓尽量都不要住在城内,最好是一个都不要。 郭淡的设想就是将城内变成一个超级大商场,以流动人口为主,而不是以定居为主,百姓全部都搬到城外居住,分散一点,减轻城内的压力。 为此,他还在城边上投资建造民屋,以及不惜拿出经典的“房贷”政策。 幸亏就只有他一个穿越者,要是多来几个的话,听到这“房贷”,估计都会拿着菜刀追他九条街,MD,我都穿越明朝,还是逃不过这房贷。 但是他这个房贷不但没有利息,而且都是成本价交易,钱都不赚你们的,真是大大得良心。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拿到这放贷,只有那些愿意将城内住宅租给商人当店面的百姓,才拥有这个房贷条件,他们将住宅租给商人的租金,足够偿还这房贷。 同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