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机谋百变 (第2/3页)
朝的经过,杨文渊心下犹自愤恨,当时若不是魏王横插一杠,他眼看着就能见到皇帝责罚徐恪,然这一出好戏,却无端被魏王所阻,他至今想来,仍觉有憾。 然而,话说至此,杨文渊心中又是猛然一惊,心道,我差一点忘了,这个徐无病的身后,竟还有一位九珠亲王呐! 他今日带着一帮南司的卫卒,进到诏狱的甲字十六号牢房之内,原本不过是想看看徐恪吃苦受难的惨样,至多也只是想略略整一整对方,说几句挖苦奚落的话,倒也没打算去掉对方一双招子。 可是,当他看到徐恪所处的牢房,已被明月打扫得干干净净,非但一顿午膳就有七八个碟子,身旁还陪着一位如花似玉的美人,他当时就气不打一处来。后来,徐恪见了他之后,非但未曾低头行礼,而且言语傲慢,语气狂妄之极!他一时冲动之下,就给徐恪直接用上了大刑…… 此刻的杨文渊,忽然暗自庆幸了起来,心道,得亏那丁大头及时赶来,阻了我一阻,如若不然,我真废了那小贼一对招子的话,那可真是后患无穷了! …… “说得好!”沈环打断了杨文渊的思路,又问道: “那我问你,你现下是否明白了,魏王为何让裴才保当殿作证呢?” 杨文渊道:“大人的意思,魏王这样做,其用意也是为了保护那个徐恪?” 杨文渊此刻的心情,对于那个尚被关押于天牢中的“小贼”,忽然起了一丝艳羡! “还有一点!”沈环道:“几个月前,韩王曾奉旨审理刑部尚书萧一鸿与户部尚书秋明礼两案。我若猜得不错的话,那时候的韩王,是想将萧一鸿与秋明礼幕后的两位皇子一并拿下。只是,他也没料到,萧一鸿很快就供出了楚王谋反之事,是以也没来得及去对付魏王。不过,韩王毕竟曾派人密查过魏王,裴才保就曾抓过秋明礼府中的一个贴身丫鬟,虽然这件事后来也不了了之,但这两位王爷,从此就结上了梁子……” 沈环又喝了一口茶,随之道: “咱们大乾的这位魏王千岁,他可不是一个肚量大的人。魏王号称是‘铁面王’,朝中上下,有多少三品大员,就因言语稍有怠慢,就被他当堂训诫?!这么一位会记仇的王爷,如何会放过曾得罪他的韩王?!我所料不差的话,魏王唆使裴才保当殿作证,其意除了保护徐恪之外,更是为了报他昔日之仇,就算韩王死了,他也要让他这位六弟,死得不干不净,不明不白,身后再留下一个污名!” “原来是这样!……”杨文渊听完之后,沉思了良久,不禁连连点头道: “大人所言极是!如此看来,那裴才保确乎是受了魏王的指使!” 沈环最后一次点了点头,又端起了身前的茶盏,他这一次却是“端茶送客”之意,心道,你既知晓了其中的道理,接下去,该怎么做,你也当知道了! 然而,杨文渊却没有立时起身告辞,他随即又忧虑道: “可是,沈大人,咱们青衣卫自太祖爷创设之日起,便有明训,不得参与皇子间的党争,若有人胆敢违背祖训,立处抄家灭族之罪!大人又何必骤与魏王为敌呢?” 其实,杨文渊在细思之后,便已明了了沈环的用意。 如今,青衣卫内两大派系,原本沈环身为都督,又深得天子信任,自然略占上风。然而,如今的南宫不语,内已得诸乐耘与张木烨两大千户支持,外又有赵王与魏王为其撑腰,上升之势正猛,其声威业已盖过了沈环。沈环自也不会甘居其后,想必,他为了遏阻南宫的锋芒,也找了一位皇子投靠。 以杨文渊内心之机智,他稍稍一想,便已猜出,沈环暗自投靠的那位皇子,多半就是眼下正受天子宠信、刚刚受封七珠亲王的晋王李祀。 只是,杨文渊心中也顿起一丝不甘,他心想,你沈环为保权势,钻营于皇子之间,不避党争也就罢了,何苦还要将我推了出去?我若将事情办好,那也是你沈环之功,我若将事情办砸,一旦遭到魏王的反噬,到时候,你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将罪责全都推卸到我杨文渊的头上!…… 见杨文渊又起推脱,沈环面色一冷,随即问道: “怎么,你这是……怕了么?” 杨文渊忙道:“沈大人,卑职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卑职心中实在不解,大人不是一向居中而处,从不参与皇子间的争斗么?怎地今日,竟忽然对付起魏王来了?” 沈环乜斜了杨文渊一眼,目光中藏着森冷与不屑,他反问道: “你是不是想问,魏王如今贵为一个九珠亲王,咱们得罪得起么?” “……” 杨文渊只得默然无语。 “那你就去换一个主使之人!”沈环道。 “是谁?”杨文渊问。 沈环又是一字一句地说道: “当今八皇子,晋王李祀!” “啊?!……”杨文渊不由得失声惊呼道。他旋即又问: “大人要卑职去对付魏王,难道不是为了帮衬晋王么?” 这一下,杨文渊顿感头脑中一团雾水,任他思来想去,也想不明白,沈环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沈环却冷哼道: “你以为,本督让你做这件事,就表明本督业已投身于晋王府的门下?” “这……”杨文渊心道,难道不是么? 沈环又道:“本督这样做,自有本督的道理!本督不妨失告于你,本督一个皇子也未曾联络!本督让你去查裴才保,纯粹是为了案子!” “那……敢问沈大人,卑职若令裴才保供出幕后的主谋乃是晋王的话,卑职该如何推定晋王之动机?”杨文渊试探道。 “你自己定!” “卑职明白了!” “文渊,裴才保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目下,你只管将他抓起来,先审出口供再说,至于其它的事,你不必多想!” “卑职遵命!” 到了这个时候,杨文渊已别无它法,就如他自己先前所云,就算是沈环让他赴汤蹈火,他也只能照做了…… 对于沈环所讲的话,杨文渊至少有一半是怀疑的,然怀疑又有什么用呢?此刻的杨文渊,心中已然在哀叹,自己的把柄被沈环死死地捏住,沈环又是自己在青衣卫中,唯一的靠山。就算沈环将他当作一个棋子,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弃,他除了惟命是从,还能如何呢? “请沈大人放心!卑职抓获裴才保之后,会让他交出两份供状,一份主谋是魏王,另一份之主谋,乃是晋王!待卑职审问完毕,便将人犯与供状一并献给大人!” “好!你去吧!” 杨文渊俯身领命之后,当即辞了沈环,径去办案。 沈环坐在书案之前,看着杨文渊的背影渐渐远去,不由得连连摇头…… 他倒不是对杨文渊的审案能力摇头,也不是对杨文渊的畏惧与犹疑摇头,更不是对杨文渊能否为他忠心办事而摇头,真正让他心中不快的,却是今日一早,忽然来到他都督公事房内的一个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宋锦桦,此时的官职是大乾刑部的一名正四品郎中。然而,宋锦桦今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