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十八)日益壮大 (第2/2页)
茶。蔡局大腿跷在二腿上,背靠沙发悠闲地抽了一口烟。 陈嘉明还在想这笔钱什么时候到账?派什么用场? “老陈,你公司现在忙得不可开交吧?” “蔡局,托你的福,还可以。” “人手紧不紧?” 陈嘉明知道局里有两个单位濒临破产,一个是皮革厂,一个是刀具厂,为了安定团结,员工需要安排。今天不想来,就是为了这个原因。听蔡局提到了这个话题,他笑而不语,静候下文。如果没有那四百万,早就一口拒绝了。 “老陈,我也不兜圈子,计有一百号工人需要你那边统筹安排一下。你看如何?” “光安排?没有其它优惠政策呢?” “当然有啦。市里还说了,那四百万跟员工安排挂钩。”蔡局软一软,紧一紧,让对手进退两难。 “蔡局,过几天给你答复行吗?” 陈嘉明四百万肯定要拿回来,但又不想要这个一百号老弱病残的烫手山竽。忙中乱承诺,不如想好计策再来应对。 “老陈,给你三天时间。过后不候。”蔡局发出最迟通牒。 “蔡局,你也太给我面子了,二天之内给你最佳答复。” 说完陈嘉明起立握手告辞。路上紧闭双眼,车子开出去一晌,车内静得能听到发动机的声音。文竹没有开口,等着老板发话。 “小文,此事你有如何看法?” 文竹知道老板问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百人的就业问题。 文竹一边开车一边答道:“董事长,据我所知,皮革厂现约剩八十个人,刀具厂剩下一百一十人左右,男工占比八十左右。此二厂,厂房破烂,几无用处,工人在家拿着少得可怜的生活费。但地处原来的郊区,现在应该算市区了吧。” 陈嘉明睁开眼,看着文竹,等他的下文。 文竹也不绕关子了,继续道:“董事长,收他们一百个人,太小瞧我们了,应该是一锅端。” “一锅端?” “对,一锅端。我通过同学了解到,这两个厂子基本资不抵债。通过内部关系知道市政的某些规划,这两个厂明年上半年均在开发范围之内。董事长,机会来了,下手要快狠准。” 看着窗外一幢幢崭新的高楼大厦,陈嘉明觉得里面商机无限。 “看不出啊,小文。跟谁学的呀?”陈嘉明惊讶道。 “还能跟谁啊?董事长,好歹小文也跟你十一年多了。你改制时独战群官的场面历历在目啊,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能不长进吗?” 文竹听着自己说出如此拍溜须拍马之话,居然一点也不恶心。这还是原来的自己吗?阅历使人圆滑得如泥鳅一样,游刃有余,不受伤害。 “哈哈,我没看走眼啊!” “决不敢辜负董事长的栽培啊!” “好,明天晚上我们就宴请蔡泽礼局长,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车子一回公司,文竹马不停蹄地去收集两公司的人员名单,两同学也是给力,半小时之内搞定。叫手下人把男女比例分一下,统计一下四十五岁以上的的女工,五十五周岁以上的男工,原管理人员有多少。 下班前,给前任羊锦之打了个电话:“羊哥,今天晚上有空吗?请你喝杯茶。” 羊锦之,从振兴工具出去从政后,直线上升,一年不到就任现市政府机要秘书处主任,他有个要好的同学是省里的组织部部长。 文竹与羊锦之常有来往。 “文竹啊,有事嘛?”电话里传来翻资料的声音。 “羊哥,没什么大事。好久不聚,就想听听你纵横古今,捭阖天下的风云际会。” “哈哈,没大事。说来还是有小事的哟?”从政的人对事比较敏感,常神经过敏。 “对,就喝茶一点小事。七点,‘夜来香’茶馆。” 羊锦之如约而至,又胖了些。文竹早已叫人泡好了上等的铁观音候着他呢。 “羊主任这边请。”文竹遵照他的吩咐。私下叫羊哥,兄弟情内;公共场合叫羊主任,风光炫外。 羊锦之从不谈国内的现政,谈前代,滔滔不绝,无人能敌。谈国外,也是随手拈来,侃侃而谈。 问他为何不谈现政,他悄悄地说:“祸从口出,羡慕你位置的人太多。少说多做心领会。” 文竹听他谈古说外,一边有意无意问问近来改制的事,员工分流的事,收购之事。 羊锦之是何等聪明之人,收起笑谈:“文竹啊,别绕圈子了,有什么直言,只要在我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我言而不尽。” 文竹给他说的脸不由自主一红,便和盘托出局里开会之事,说道:“羊哥,之前听你说过此事。今日是想借相聚之际,再来证实一下。总是有些唐突,瞒不过你的法眼。” “是陈嘉明叫你来的?” “不是。”文竹实话实说。 “好,看在我们兄弟情深的份上。此事是板上钉钉之事。如果开了年你再问我这个事,也许规划图上也可看到了。” 文竹听出话中之音,明白此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