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总得有个说法吧 (第2/2页)
人生太失败了。 戴胄沉吟道:“云州司兵参军李怀瑞,伤重不治而亡,若以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把你调往云州担任司兵参军,不过云州司兵参军只是正七品上阶,是平级调动!” 李怀瑞其实不姓李,他原本姓郭,乃隋朝末年三十六路反王之一的郭子和之子,郭子和任隋朝左翊卫,因罪流放榆林。大业末年,郡中饥荒,郭子和与敢死士十八人捉住郡丞王才,列举他不抚恤百姓的罪行,斩杀了他,开仓赈济贫民。自称永乐王,建立年号为丑平,称他的父亲为太公,派弟弟郭子政为尚书令,郭子端、郭子升为左右仆射,拥有两千骑兵。南面联合梁师都,北面侍奉突厥,送弟弟郭子升去做人质。始毕可汗册封郭子和为平杨天子,不敢担当,于是改授为屋利设。 后来,郭子和投降唐朝,被封为灵州总管,因平刘黑闼有功,赐姓李。李怀瑞则是他的次子。 在一个月前,东突厥游骑闯入云州境内,李怀瑞外出狩猎,被东突厥游骑遭遇,随即展开激战,李怀瑞受中伤,免治医治一个月,最终还是因伤重不治而亡。 杨天保内心里大喜,云州是唐灭东突厥之战的六大主力之一,归通汉道行军总管李绩管辖,历史上正是因为李绩率部在白道与东突厥大战,李绩以弱克强,大败东突厥,东突厥乞降,这才加重李世民毕功与一役的决心。 虽然担任云州司兵参军有一定的风险,不过,有风险,才会有军功,在唐朝只有军功,才是真正的晋身之资。 想到这里,杨天保故作惊讶的道:“居然在云州,这么远?” “也对,你不想离开长安!”戴胄道:“我再考虑其他人吧!” “不用考虑了,就我吧!”杨天保笑道:“我什么时候上任?” “云州地处塞外,十月大雪封山,宜早不宜迟!”戴胄笑道:“最好还是越快越好!” 杨天保自然无不应允,当戴胄提出告辞,杨天保起身相送。 当在苏宅门口,杨天保准备回去的时候,突然发现巷口多了一个磨菜刀的小贩,对于这种小贩,杨天保原本是不会留意的,只是在无意间朝着小贩望去,突然间感觉有些面熟。 杨天保可以肯定,自己绝对没有见过这个磨刀的小贩,但是这个熟悉的感觉,却让他感觉有些不安。 磨刀是力气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此时并不多见,磨刀石谁家没有?杨天保眯起眼睛望着小贩的时候,终于想起这名小贩是哪里见过了。 当初在通善坊,他看到五名头戴着斗笠的怪人,其中一人曾与杨天保对视。 想到这里,杨天保并未声张,走进里门,他望着单道真道:“人找来没有?” 单道真点点头道:“来了!沈从文带着他的丙队过来的!” 果不其然,沈从文带着丙队的二十余名城管,站在前院的走廊里休息。 杨天保道:“今天过来,让大家帮我做件私事,你们来的时候,应该看到门口那个磨刀的小贩了吧?” 沈从文点点头道:“看到了!” “这个人有问题,他已经跟了我好久,我想知道他是谁的人,目的何在!”杨天保冲单道真点点头。 单道真转而走进里屋,从里屋提出一个庞大的葛布口袋,哗啦一声摔在地上。拉开口袋口子,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横刀。 对于杨天保来说,府里放着几十柄横刀,根本就不叫事。 沈从文率先挑起一柄横刀,拎在手里试了试手感。 杨天保道:“我要活口,他们不是普通人,不要大意,如果实在不死,死的也行,保全自己最重要!” 杨天保率先离开。 他骑着马,与单道真一前一后,朝着小巷走去。 那名巷口的磨刀小贩看着杨天保走来,扯着嗓子喊道:“磨菜刀叻!” 杨天保装作若无其事,骑着马缓缓前进,走出巷口,转身朝着安德坊方向走去。 磨刀小贩望着杨天保的背影,迟疑了片刻,丢下担子,起身朝杨天保追去。 “等等!” 小贩转身望去,只见沈从文一的提着横刀,一手拿着一柄锈迹斑斑的柴刀朝着小贩道:“磨刀的,看看这个柄还能不能磨?” 小贩伸手去接柴刀,在磨刀石上磨起刀来,不一会儿,沈从文等从四面八方围上去。 一名城管拿着绳子去捆小贩,小贩并没有反抗,二十几个人,他插翅难逃。 “朋友,我们好像没有什么仇怨吧。” 沈从文道:“是没有。” 小贩非常平静的道:“那你们这样,是什么意思,我没有得罪到诸位吧。” 沈从文道:“也没有。” 小贩道:“你这样,总得有个说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