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终生难忘的味道3 (第1/2页)
“熟人,谁呀?和你很熟吗?”程爱国漫不经心的问。手机端m. “同事,成康市委宣传部长江霞。”楚天齐说出了熟人的身份。 程爱国“哦”了一声:“江霞?她一人?” “她一人。”楚天齐回答。 程爱国轻轻点头:“好吧。” 楚天齐退出屋子,很快带了一个女人进来,正是江霞。 江霞今天身穿湖蓝色长裙,脚是一双淡金鞋跟细带凉鞋。平时扎起的长发,披散在肩头,面别着一个淡蓝色花纹图案的发卡,脸化着淡妆。与平时着职业装相,江霞今天少了职场女人色彩,多了淑女气质。 江霞面带微笑,径直走到程爱国面前:“部长好!” 程爱国一副官腔:“江霞同志啊,这么巧。” “是啊,今天送朋友到这里住宿,竟然遇到了部长,真是万分荣幸。早仰慕部长,只是无缘得见,今日冒昧打扰,还望部长见谅。”江霞吟吟一笑,“我想用酒表示敬意,不知部长能否给这个机会?” “喝酒?可以。”说到这里,程爱国语气一转,“不过,你得回答我几个问题。” “请部长手下留情,问题尽量容易一些。”江霞说话时,看着对方,“假如要是我回答的令您满意,是否可以多敬您几杯呢?” 程爱国没有接对方的话头,而是直接提出了问题:“这酒是什么酒,有什么讲究?” 江霞往空杯倒了一些酒,放在近前看了看,嗅了嗅,又拿起瓶塞闻了闻,接着小小抿了一口,轻轻吧咂着滋味。然后又喝了一口,继续品味了一会,仰头想了想才说:“此酒晶莹醇厚,香气悠久,味道香醇,口感清香绵长,肯定是高粱酒,应该还是青峰州高粱烧。高粱酒酿造都要经过原料粉碎、配料、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七个步骤,但青峰州高粱烧却又有独到之处。在原料粉碎阶段,一般高粱酒的粉碎细度,要求原料以通过二十孔筛者占百分之六十以即可,而青峰州高粱烧却要求占百分之七十五以,这样更便于蒸煮,使淀粉更充分被利用。青峰州高粱烧配料也有特点……” 听着对方侃侃而谈,程爱国时而皱眉,时而凝视,时而沉思。 江霞注意到了对方表情,停下来问道:“部长,不对吗?” “你说的太完整了,不禁让人生疑,好像提前知道答案似的。”说话间,程爱国扫了楚天齐一眼。 “部长,我不明白您的意思,我怎么会有答案?”江霞否认着,“麻烦部长再说的明白一些。” 程爱国道:“你能辨别出高粱酒,这不怪,可你竟然知道这是青峰州产的,这有点太怪了。谁给你的答案呀?” “咯咯……”未曾开言,江霞先笑了起来,“部长,我的确是通过酒的色、香、味判断出这是高粱酒。刚才还不确定是青峰州高粱烧,现在已经确定无疑了,这答案是您给的。” “怎么说?”程爱国反问。 “刚进屋的时候,我闻到了nongnong的香醋味,发现了那碗酸香地皮,也看到了那碗粉坨,同时还注意到了桌另外的菜品,想到了一个地方——沃原市青峰州。既然满桌都是青峰州美食,那自然应该配青峰州高粱烧了。”说到这里,江霞抿嘴一乐,“当然,这还仅是我的推测,只到您给出正确答案,我才知道自己蒙对了。” “蒙的?哈哈,看来是我自己漏题了。”程爱国笑着端起了杯,“江霞同志,不愧是宣传部长,这口才和思维很是了得。” “部长,我敬您。”说话间,江霞已经倒满杯酒,和对方酒杯碰在一起。 喝完杯酒,程爱国又说了话:“坐下说,我还有疑问。” “谢谢部长!”江霞打蛇随棍,直接坐到了楚天齐让开的座位。 楚天齐给江霞拿了一套新餐具,自己也重新拿了一把椅子。 “江霞同志,听你的意思,你对这些吃食很了解了,先不说酸香地皮和粉坨,你说说这些东西吧。”程爱国笔划了一下第二次的八碗菜品。 江霞目光再次从八个大碗扫过,缓缓的说:“这个是虎皮丸子,这个是浑煎鸡、丝子杂烩……”她说说想想,想想说说,说出了这八道菜的名字,然后迟疑着问,“部长,这是青峰州的八大碗,对吗?” 程爱国没有回答对方,而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峰州还有美食,你都说出来。” “青峰州不但有八大碗,还有十八碗,除了桌摆的这些,其它的名称我说不来了。另外青峰州的饸饹、豌豆凉粉、豆面糊、糖麻叶、豆腐干都很有名。”江霞扳手指头说着,“对了,还有黄糕,那可是青峰州最出名的小吃了。青峰州有着‘早粥,午糕,晚糊糊焖山药’的口头语,还流传着一个谚语:‘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白面饿断腰’。知道这些,别的小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