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高中时光(陆氏)  (第1/2页)
    8月1日,陆家全体老小来到了齐省淄市陆家村,这里是陆野的老家,陆野的爷爷奶奶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有好事,想显摆,这是人性。    孙子孙女考得好,陆家长辈自然免不了即兴发挥一番。    “陆野和陆芳都长这么大了啊?读几年级了啊?”    “在开学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大学了。”    “呦!双喜临门!看您这气色,孩子们考的不错吧?”    “哪里哪里,麻麻呼呼,孙子考的一中,孙女是省城建大。”    “那可真行,恭喜恭喜啊。”    ......    陆野是真不知道这有什么好显摆的,又不是考上京大和水木了。    老一辈观念里,考上大学和飞黄腾达是画等号的。    早年这个公式确实成立,但现在已经不是毕业包分配的那个年代了。    去年高考录取人数高达260万人,今年会更多。    不过往前数几年,大学生还真是比较稀缺。    大学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量起的呢?    让咱们来看看历年高考录取数据。    77年时,大学报考人数570万,录取27万,录取率约为4.8%。    78年录取人数多一点,共40.2万人,这一年报考人数高达610万,录取率约为6.6%。    79年到81年录取人数都是三十万以下,由于报考人数逐年递减,所以录取率数据逐年递增。    82年的录取人数为32万,83年39万,84年48万。    年录取人数不足50万阶段到此结束。    85年62万,86年到91年都是60万左右。    92年扩招,录取人数75万。    93年到96年录取人数都在90万以上,100万以下。    97年录取人数正好100万。    这是高考录取人数首次突破7位数!    从此我们迎来了大学生年增百万时代。    98年录取人数108万,录取率34%,在此之前的最高记录是96年的40%录取率,其余年份的录取率都在40%以下。    99年再次扩招,录取人数达到160万,录取率56%。    录取率破五了!破五了!量产的开始!爆发的开始!    千禧年录取人数180万,增幅一般。    01年猛增到260万,爆发!    到此为止,陆野查到的数据与前世无异。    02年的高考分数虽然已经出来了,但录取通知书还没开始发放,所以陆野查不到今年的录取人数。    陆野记忆中,前世02年的录取人数应该是破了300万。    前世陆野高考那年,录取人数突破500万,首次破五百,媒体大肆报道过。    之后的录取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如果没有蝴蝶效应的话,该爆发的一定会爆发,数据即使真有变化,出入应该也不会太大。    今年大学毕业的是98年录取的那108万人,现在的企业招聘还处于本科学历优先录用阶段,要求必须本科以上学历的都是大牛单位。    等到今年考上大学的这批人毕业时,人们会发现大学文凭已经从“通行证”逐步转变为了“敲门砖”。    所以前些年考上大学的和十几年后考上大学的相比,人们的心情和态度都是截然不同的。    回到族里,陆野很是头大,因为辈分太乱。    有五六十岁的老头管陆野叫贤弟,有两三岁的小孩陆野得管叫小叔,特烦。    进村后,爷爷先带着全家人去探望族长,送些东北特产。    族长其实并不是族里年纪最大的,也不是辈分最高的。    族里现在年纪最大的老人已经百岁高龄了,九十岁往上的也不止一位。    看到这里就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年纪最大的长者不是族长?    想弄懂这个问题,就得先说说陆家村的由来和陆氏族长的传承规则了。    听爷爷说,陆家村是古代某京官告老还乡后建的,陆氏这位当官的祖宗名叫陆礼。    陆礼就是陆氏的第一代族长,第二代族长是陆礼的长子,第三代族长是陆礼长子的长子...    下面提问,陆氏的第三代族长一定是陆礼的长孙吗?    其实不一定。    想想陆野和陆战的关系。    陆战的父亲陆宁才是长子,陆野虽是长孙,但陆野的父亲陆康却是次子。    假设陆野的爷爷是族长,按照传承规则,到陆野这辈,继承族长之位的会是陆战,而不是陆野。    陆氏传承了三百多年,长孙非长子所生的情况也出现过几次,所以到了今天,族长上面还有“哥哥”。    再加上各种年纪小辈分大的亲戚,人物关系乱的一批,正常人绝对理不清,反正陆野是搞不明白的。    陆野只知道自己是陆氏第十六代子弟。    (其实像陆氏这种家族,族人名字里是有辈分的,同辈人名字中间的字一样。公式:“姓氏 辈分 名字”。    为了读者方便记忆,昭惹没弄那么复杂,两个字的名字顺口又好记。)    拜访完长辈,全家人到偏院客房休息。    ......    8月2日,族长八十大寿,摆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