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一章 红薯救旱灾 (第2/2页)
道光十五年)15个省受旱,有“啮草嘬土,饿殍载道,民食观音粉,死徒甚多”的记述。 干旱是在古代就是死亡的代名词。 “你们呀...一点用都没有。”牛进达突然大哭了起来,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什么牛进达要哭,因为的家人都是饿死的,所有一想到大旱,很多百姓都要没有吃的,牛进达就想到了自己家的家人,所以一时悲从中来。 看到牛进达大哭,一边的程咬金也是摇摇头道:“陛下已经想过要下罪己诏了!”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贞观二年,旱、蝗并至,诏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乂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李世民为了百姓有饭吃,宁愿上天把一切灾难都降在他一人身上。 李战这个时候有些动容道:“可是陛下已经发过一次罪己诏了。” “那又能怎么办?”李承乾撇了撇嘴道:“大旱,注定要死人无数,食物根本就种不活,没有食物,人们就要挨饿,父皇只能罪己。” 忽然,李战看着李承乾道:“那是不是只要可以出现一种可以耐干旱的食物,而且量大管饱,那么大旱就会被解决。” “是呀...!”长孙无忌点头道:“可是不管是小麦,稻谷...他们对水的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无法在干旱的地方种植。” “不一定...!”忽然李战笑着看向李承乾道:“告诉我,红薯在你的皇庄已经种植了多少亩了?” “蛤...红薯...!”李承乾一愣。 ............................“红薯...?”李承乾刚刚一愣,马上一边的小豆子立即接口道:“是的...李公子,红薯在皇庄种的很好...!” “是你一直在负责?”李战看向小豆子。 小豆子立即点头道:“是的,太子殿下着重交待了奴婢,奴婢几乎每个月都要抽时间去一趟皇庄。” “那你告诉我,现在皇庄中有多少红薯?”李战笑着问道。 这个时候,小豆子使劲的想了想道:“大概有十八万斤...!” 等小豆子说完,李战这边微微的道:“十八万斤...还是少了一点,可能春种是无法达成了,应该只能移到夏种了。” “红薯是什么?” 就在李战和小豆子说个不停的时候,长孙无忌抽了一个空问道? 这个时候,李战呵呵的笑道:“红薯是一种粮食,它不但高产,而且适应性还极强,耐干旱,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茎和叶也能吃。 不管土地都贫瘠,“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真的假的...?”李战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惊骇的表情,,“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这可是很可怕的一句话。 不过,李战没有回答大家的疑问,一边的小豆子则是立即躬身道:“各位贵人...李公子没有说大话,反而是说小了,我们在皇庄种的红薯,因为土地可能比较肥沃,一亩三千斤。” “一亩三千斤...?”在场的众人再次失态。 李战则是道:“那是因为皇庄的土地肥沃,如果到了干旱的地方,一亩一千到两千斤,我想应该是极限了。” “这十八万斤的红薯,可以出多少种子?”长孙无忌立即问道。 “我做过实验...!”李战道:“一百斤的红薯,可以种植一亩!” “我懂了...!”长孙无忌笑道:“十八万斤,就可以种植一千八百亩,那个时候,就可以收获五百二十四万斤...然后就可以在夏日的时候推广到湖北...那样湖北至少会有秋收,可以度过严寒。” 说完,长孙无忌看着李战激动的道:“战儿...你可知道,你的这个红薯,可以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性命呀。” “错...!”就在长孙无忌激动的时候,一边的牛进达却起身道:“如果红薯真的如此,那战哥儿可不就仅仅救的是湖北一地了,他可以让我大唐的百姓,人人都吃饱。 所以战哥儿是救了我大唐千千万百姓的生命呀,战哥儿,我老牛带全天下的百姓,给您磕头了。”说完,牛进达那时纳头就拜,李战想拦都拦不住。 不过,就在想要过去将牛进达给拉起来的时候,突然一边的牛进达却大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还埋怨的道:“可是你为什么不早点带着红薯出现,要是这样的话,我爹,我娘,我的家人就不用死了。 战哥儿...你为什么不早点带着红薯出现呀,你可知道,我多想我爹,我娘吗...?” 一时之间,李战的眼眶也红了起来,因为李战知道,饥荒的可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