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江湖儿女话情长 (下)  (第1/2页)
    林经义狠狠地给自己灌了两大口酒,娓娓道来:“自唐末,辽人耶律氏扶儿皇帝,占我燕云十六州百五六十余年。只可惜我大宋承平日久,人不知兵,以至于战事一败再败,至今未能收复。”    “而后更是年年纳贡,岁岁称臣,三皇五帝至今,我泱泱中华,何曾受过这般屈辱。”    “如此国仇,怎一个‘恨’字了得?!”林经义说到此处,仿佛深陷在那历史长河之中。    ‘?!现在是宋朝?但是又感觉有点不对。宋朝有这么位叫独孤的牛人吗?怎么没有印象。’    ‘算了,我的历史本来就差得要死。’    ‘早知道当初的历史作业就不抄王胖子的了。’    江星沉手指轻轻摩挲着缠在右手上的棉布,细细地把一些有用的信息进行组合分析。    ‘不过南北宋给我的感觉就打仗就从来没赢过。千万得小心了,挂科了还可以给老师送送礼补补课什么的,命挂了可就不清楚阎王爷收不收礼了!’    林经义又喝了一口酒,高举着酒杯本想狠狠砸地去。当杯子高举过头顶时,却又轻轻放了下来。    只是摇摇头,深深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相传,那时的独孤剑圣前辈,如那闲云野鹤般云游江湖之上。”    “..........”    ----------    九十八年前,冬,黄河河畔,大雾弥漫。    “主人,支撑住,穿过林子便是白泷渡。”白桦林中,青年女子搀扶一位鹤发男子,在林中奔跑穿梭而过。    “咳咳,船只安排妥当了?”男子受伤颇重,又经历了几日跋涉,说话中不时发出一阵干咳。    “嗯,出发前便于朱大人约定好了,半月后与白泷渡口接应。”    “如此便好,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咳咳,咳咳。”男子一手拍在一株白桦树上,大口大口地喘气着,咳嗽着。    “主人,您,您别说了,我来背你。”女子声音颤抖着,撑起男子的半边身体时,一缕鲜红的血液从胸前的衣襟处渗出。    粘在女子纤细的手掌上,黏黏的,暖暖的。    “没事的,小雪,咳咳,没事的。”男子拂过女子的发丝,“我只是很高兴罢了,终于做了一件大事,为这天下。咳咳”    女子一边半背着男子,一边继续前行。    “只知练剑习武,却不知为何要习武,谈何大丈夫,匹夫罢了。剑之所出,为民为国。剑之所向,天下安康。这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    男子靠在女子的背上,咳嗽着,断断续续地叙说着十多年前,那位大儒朱夫子上门拜访时说的那段话。    “这十年以来,你我行走于广袤的燕云之地,杀了不少辽国将士,挑起不少内斗。这最后一刺,想来辽国必然陷入无尽内乱之中。这般算来,我配得上那句侠之大者了吧。”男子一边咳嗽一边回忆着着十年的心路历程。    忽然,一道白色光芒破开白桦林的尽头。    “主人,我们到了。”    女子一把背起男子,冲出林子,对着江上模糊的船影高声喊道:“朱大人,朱大人。刺杀成功了,快靠岸接应,契丹人追的很紧。”    “小雪,别着急。与朱夫子的约定如此便算是完成了。咳咳,回去后,我们此后就隐居剑炉吧。”男子又咳了几声,拉着女子在河畔边的巨石边坐下。    久久过后,女子焦急地等待着,男子只是呆呆地望着女子。    在远远听到辽兵的脚步声后,女子终于发觉了不对劲。远处江上的船只迟迟不愿靠近。    女子大声吼道:“朱大人,再不靠岸,契丹人就要追上来了。你快给我靠岸。”    半晌之后,江面上传来的却是比此时江雪更寒话语:“朱大人有令,犯人独孤剑,勾结外贼,弑杀辽国主,坏我宋辽和平.......”    “嗡......”男子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后面的言语再也无法穿透入耳内。    半晌过后,“咣”地一声,男子抽出了那柄绝世宝剑。    一阵寒光冽过,男子在水上踩出几点水花,便朝着江上的楼船而去。    “射箭,快射箭。”    “别让他上船,把他逼回去。”    “他已经受了很重的伤了,快射箭。”    漆黑的船影上又传来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