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封平国公,鞑子来了!  (第1/3页)
    第十九章封平国公,鞑子来了!    “嘭!”    一声巨响,两万晋西镇铁骑,与鞑子骑兵撞到了一起。    三道锋矢阵,犹如三支箭,直接将鞑子的波浪阵击穿。    一层,两层,三层……    在贾琏的率领下啊,三道锋矢阵,一鼓作气,将鞑子后续六道战阵全部击穿。    阿巴泰原本打算一鼓作气,歼灭晋西镇摆出的波浪阵,此刻却成为了他们的最大阻碍。    去掉前三排,后面的鞑子本就被分成六排,现在又被三道锋矢阵切开,每一排又成了四段。    残存的不足三万鞑子,瞬间被切割成二十多个小块,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    此时的阿巴泰,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他知道,这场大战,他已经输了。虽然各部还在顽强抵抗,但阿巴泰是战场老将,深知这样的抵抗,只不过是拖延战败的时间罢了。    而导致这一切的,正是贾琏,就是这个贾琏,让他阿巴泰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四万多大军,眼看着就要葬身此地了。哪怕拼上这条性命,他也要干掉贾琏。而贾琏,也盯上了阿巴泰,擒贼先擒王,解决掉阿巴泰,可以更快的结束战斗。    “贾琏,纳命来!”    阿巴泰声嘶力竭的大吼着,他双目通红,青筋暴起,犹如恶鬼一般。    两人的战马侧身而过,阿巴泰奋力一刀劈在贾琏的腹部,虽然攻击腹部的视觉效果不如斩首震撼,但绝对是最保险的,因为对方避无可避。    还没等他查看这一次攻击的效果,阿巴泰就发现,自己居然飞起来了,而且越飞越高。    为什么感觉不到手脚的存在,为什么身体不受自己的控制?    阿巴泰双眼瞪得如同铃铛一般,仿佛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    当他的视线看向下方,赫然发现他的坐骑还在奔跑,上面坐着一个威武的躯体但是却没有了脑袋。    很快,阿巴泰感觉自己开始缓缓落下他的意识渐渐开始模糊,但他看到,贾琏伸出了一只手,迎向他。    “哦,原来我的脑袋被砍掉了!”    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阿巴泰才明白,自己为什么飞起来了。    “贝勒爷,贝勒爷死了!”望着贾琏手上举着的阿巴泰首级,一个鞑子将领惊恐的喊道。    这个声音也吸引了搏洛的注意力,望着老爹那怒目圆睁的人头,悲愤的大喊道:“阿玛,阿玛……”    “明狗,我要杀了你!”    说着,便挥舞着武器,朝着贾琏冲锋而来。    贾琏甚至都懒得躲避他们的攻击,随手挥舞了一下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又是一颗人头飞起来。    当两个人头,被悬挂在镶蓝旗的旗纛上,由晋西镇的将士拉着在战场上来回展示,阿巴泰死亡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战场。    这些鞑子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时期了,身边的战斗接连战死,他们又被分割包围结成小阵艰难抵抗,根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当看到阿巴泰和搏洛的首级,支撑着他们抵抗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于是,一个又一个鞑子,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下马跪地投降。    两炷香的功夫过后,这场大战终于宣告结束,战场上再也没有一个站着的鞑子了,要么跪在地上投降,要么变成尸体躺在地.上。    打扫完战场之后,李泰询问道:“侯爷,这些俘虏怎么处理?”    贾琏淡淡的说道:“他们在兖州城怎么做的,咱们就怎么做!血债,必须用血偿还!”    “属下遵命!”    李泰明白,这是要把鞑子俘虏全部杀掉。    虽然通常来讲,投降不杀是战场上通行的做法,一是为了避免后续作战敌人拼死反抗,二是可以整编部分兵马,或者充作奴隶。    但这一次贾琏的命令,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所有的将士都觉得这些鞑子不配再活在世上。    兖州城内十几万百姓,被鞑子屠戮一空,犯下此等恶心,不杀这些鞑子就对不起死去的那些百姓。在将士们的驱赶下,数千鞑子被命令徒手挖坑,但凡有不从的,一刀了解。    一个个鞑子双手鲜血淋漓,但为了活命,还是卖力的挖出一个又一个大坑。    然后,他们将一具具被砍掉脑袋的尸体,填入坑里面,再盖上土。    忙活了两个时辰,他们发现居然还剩下好几个大坑,一些机灵的鞑子,纷纷意识到了情况不对。    这些坑并不是多余的,而是为了埋他们这些俘虏的。    于是,一个个鬼哭狼嚎,拼命的磕头求饶。    “饶命啊!谁来救救我啊!”    “求求你们饶了我吧!”    “我还有用,我能当卧底!”    兖州城内被屠杀的百姓,临死前肯定也这样求绕过,但鞑子没有怜悯他们,依旧将百姓们全部屠戮。    所以,将士们对这些鞑子也没有丝毫怜悯,将他们一一斩杀,    ……    京城城头。    望着城外的鞑子大军,崇祯皇帝手脚都在颤抖。    单单朝阳门外,便聚集着五六万鞑子,各色旗帜都有。    这些鞑子不断地在城外策马奔腾,叫嚣着要打进京城,让崇祯皇帝赶快出城投降,口中尽是污言秽语。    此时的京城城,已经是一片大乱。就在三日前,有探马来报,说是有大股鞑子抵达蓟州,正在逼近京师。    崇祯皇帝没太当回事,以为是先前入寇的阿巴泰残部,没有放在心上。    若真有大规模的鞑子,边关会没有奏报?    然而,当昨天中午,这股鞑子大军抵达通州,无数百姓涌入京城时,崇祯才知道,真的是鞑子大规模入寇了。    他这才意识到,先前入寇的阿巴泰,不过是鞑子的障眼法,吸引朝廷的注意力掩盖鞑子主力入寇的。    可是,鞑子是从哪入寇的?    西峰口?古北口?马兰峪?龙井关?还是阿巴泰走的黄崖口?    崇祯对此不得而知,此时鞑子已经兵临城下,搞清楚他们从哪里入寇的已经意义不大了。    以往历次鞑子入寇,边关都会立即发回消息,朝廷都至少有十天的时间来准备发布勤王诏书,安排京城的防务。    可现在,从鞑子大规模入寇的消息被确认,到鞑子兵临城下,只有短短一天时间。    此时的崇祯彻底慌神了,勤王大军赶来需要时间,鞑子若是不顾一切的攻城,以京城现在的防御水平,还能顶得住吗?    回到乾清宫,崇祯不断地踱步,没有任何头绪。    “怎么办,怎么办,现在鞑子兵临城下这该如何是好?”    “陛下,您可以召平清伯回师勤王啊!”    一旁的王承恩,看着崇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提醒道。    平清伯,是啊,朕还有平清伯贾琏啊。不过,崇祯很快就神情黯然了。    想到上一次跟贾琏闹得不愉快,崇祯还是心存芥蒂,若是召回贾琏,他又大败建奴,威望岂不是又上一层楼?    即使自己不计较这些,现在贾琏正在和阿巴泰大战,能在短时间内赶回来吗?    而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