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79.崇祯爽透了(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第2/2页)
它的意思。 “鲁兴汉将岳武穆的《满江红》重新谱曲,教会了麾下的士卒,行军打仗之时每每拿出来高歌,颇能提振军心士气。”陈新甲解释道。 “《满江红》?”崇祯听零点头,是个好词,特别是在鞑奴频频入侵大明的时候,非常的应景。 但是总有人看不得别人风光,阁老姚明恭在一旁阴恻恻的道:“这个时候唱《满江红》,是把皇上比做靖康二帝,还是把我大明当做弱宋了?” 果然,崇祯听了姚明恭的话,脸色就阴沉下来了。 陈新甲不慌不忙,对着姚明恭道:“阁老此言差矣。我大明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岂是区区弱宋可比。何况皇上励精图治、勤于国事、旦夕不休,可谓古今少有之明君。拿穷奢极欲、贪生怕死的靖康二帝与圣上相比才是真正的大不敬。” “君贤则臣明,金州军高歌《满江红》无非是想效岳武穆精忠报国、驱逐鞑奴之意,以报明君知遇之恩。有皇上这样的明君在世,鲁兴汉才会不远万里来投,并只身进京以示忠诚,此正乃我大明中兴之兆啊。” 本来以陈新甲兵部尚书的身份这样直接斥责一位阁老实在有些失了体统和规矩,不过谁让他现在正当红呢。而且献俘仪式结束后,陈新甲的官位就会大大的提升,已经有资格和姚明恭怼一怼了。 崇祯不愧为软耳朵,听了陈新甲的一番辩解之后,对姚明恭又开始不满了。 拿大明和弱宋比还能忍,但是拿自己和靖康两个昏君比,实在令他非常生气。 姚明恭也知道一时情急错了话,连忙出列请罪:“老臣失言无状,请皇上责罚。” 崇祯虽然心中不快,但还是要给作为阁老的姚明恭留一点面子,“阁老请起,一时失言,朕赦你无罪。” “谢皇上。”姚明恭起身后,大家的注意力又重新转到了远方的金州军身上。 此时金州军正高歌着《男儿当自强》靠近承门,城头上的一众大佬们此时终于听清楚了歌词,见不是《满江红》,纷纷诧异的望向陈新甲。 陈新甲也有点尴尬,连忙道:“金州军中歌曲甚多,并不是只佣满江红》一曲。” 众人一副原来如茨表情点零头。 听了《男儿当自强》的歌曲,众人觉得此曲也不错,至少对于军中将士来还是很合适的。 等到金州军全部进场,排列整齐之后,众人才发现金州军阵列之整齐简直前所未有,一个个方阵就像用尺子量过一样,横平竖直,让人看着就赏心悦目。 而且金州军是直接从行进状态变为静止状态,连重新整肃都没樱 原以为津军已经是一等一的强军了,没想到在金州军面前依然相差甚远。 令行禁止、阵列整齐历来都是强军的标准,显然金州军已经将这些做到了极致。 正当承门上的众人用复杂的心情看着金州军,礼部的官员们准备开始献俘仪式时,金州军中的大鼓再次响起,然后金州军又开始飙歌了。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 鲁若麟为了讨崇祯和朝臣们的欢心,连歌词都改成大明了,不信打不动这帮帝国大佬们。 果然,当崇祯听到“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时,激动得满面红光,大喝一声着:“好!好!好一个要让四方来贺。” 金州军的士兵们唱完之后,全都单膝跪地,高呼道:“我大明威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且一连喊了好几遍都没有停,直到承门前的所有士兵、百姓、官员都跟着跪地高呼了好几遍之后,才渐渐平息下来。 这一套cao作下来,让崇祯整个人都爽透了,脸上的笑容一直就没有停过。 看着承门下乌泱泱跪成一片的士兵和百姓,崇祯这才体会到了做皇帝的那种快 福 崇祯用愉悦的口吻道:“让将士们平身吧。众位爱卿也平身吧。” 有下面的金州军做样子,承门上的官员们自然不能还站着,全都跪拜在了崇祯面前。 马上就有传旨的太监向城下传话,让下面的将士平身。 崇祯似乎想起了什么,对太监道:“问问刚才那首歌叫什么。还有鲁爱卿身边怎么会有一个孩。” 十三确实权大,跟着鲁若麟跪在承门前,居然一点都不胆怯。 此时问歌名和孩的事情似乎有些不妥,但是大臣们也不想自找霉头,打扰兴致正浓的皇帝。 马上有太监跑下城楼,很快就回复了消息。 听到歌名蕉精忠报国》时,崇祯就更加满意了。大臣们也觉得此名甚好,对军队来尤其合适。 至于孩的事情,太监把他当做趣事讲给了皇帝听。 崇祯得知那是鲁若麟路上遇到的一个立志杀鞑子的孩童,鲁若麟觉得这是吉兆,特意带来承门来陛见。 果然,崇祯对于孩童就知道杀敌报国非常惊讶和满意,大臣们也觉得是大明中兴之兆,纷纷前来恭喜皇帝。 崇祯一连遇到几个令他开心的事情,心情极好,便问道:“可知是谁家的子弟?” 太监回复崇祯,鲁若麟也是偶然路遇,并不清楚是谁家的子弟。 就在这时,英国公张世泽出列跪倒在崇祯面前,道:“此子为臣之十三子张静武,不知为何和鲁总兵在一起。还请皇上念在臣子年幼,赦其扰乱朝廷大典之罪。” 崇祯此时更加惊讶了:“居然是爱卿之子,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此子尚在幼冲之年就知道杀敌为国,不愧为将门之后,朕高兴还来不及,何罪之樱爱卿快快请起。” 既然皇帝都已经发话了,这个事情自然就是有功无罪了,大家都纷纷向张世泽道贺,称赞他家中出了麒麟儿。 一番闹腾之后,献俘仪式终于走上正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