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 十万大军(三更求订) (第2/2页)
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可虽然有,但却没人能得到。 一直到了赵佶当权,才给了蔡京太师衔,他那个儿子蔡攸挂了太保衔,简直珍贵到了极点,非亲信大臣不能授予。 李邦彦觉得太值了,别说断两条腿,就算另一条不要了,也值得啊! 他激动谢恩,心满意足,甚至都死而无憾了。 在任命李邦彦之后,赵桓又接连点了吕颐浩、刘韐,张邦昌,这几个人,连同一些两制官员,御史台成员,构成了天子的文官班底儿。 相比起文官,武将这边阵容堪称奢华,韩世忠率领四万御营中军,为出战主力。 没错,御营中军已经扩充到了恐怖的四万人! 成闵、解元、王胜、王权,这几个悍将都在,追随着韩世忠一起出征。 除此之外,御营右军姚平仲部,骑营刘晏部,加上正从荆湖赶回来的李孝忠,仅仅这些兵马,数量就有十万出头。 曲端、徐徽言,这俩人作为跟在赵桓身边的武将,并不直接统军。但是在西京洛阳,还有一些兵马,加上驻防延安府的吴阶,还有各地的敢战士。 赵桓此去关中,能调动的兵马足有可怕的十五万以上! 占了整个大宋,能调动兵力的六成还多! 毫无疑问,如果这一支兵马出了问题,绝对是动摇国本的。 这么大的赌注,还真就不是韩世忠,或者是其他臣子能扛起来的,非赵桓亲征不可。 “李卿和王卿,朕离京之后,你们一文一武,对掌大权,务必同心同德,保住大局!” 被赵桓点名的是李纲和王禀,两人一起躬身,惶恐道:“臣等必定竭尽全力,请官家放心! 赵桓又把岳飞叫到了面前,“鹏举,朕也不多说了,你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岳飞绷着脸,用力点头,“臣撑得住!” 赵桓欣然笑了,岳飞给他带来的安全感,简直万无一失。 “除了照看京城,还有大名府方向的宗相公,你们要通力协作才是。” 岳飞更是用力点头,事实上在过去的日子里,他已经和宗泽结成了忘年交,简直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和岳飞讲过之后,又是刘锜,张悫、张叔夜、高俅……每一个文武,赵桓都仔细叮咛。 等转了一圈之后,赵桓满脸含笑,还有那么一丝自嘲的意思。 “年初的时候,金人就在开封城外,朕那时候,只想着撒开了去做,能成功便罢,不成功就是一条性命!各种事情做得慌慌张张,不尽如人意,可那时候朕并不这么惶恐,或者说,也无暇惶恐。谁知道现在本钱厚了,反而瞻前顾后,犹豫迟疑了。” 李邦彦躬身道:“官家,臣以为这正是我大宋蒸蒸日上的前兆。此番大战,就是凤凰涅槃,脱胎换骨,只要大宋能扛过去,接下来就是一马平川,势如破竹!” 赵桓仰头发笑,“太傅所言,到底不全是拍马屁,总而言之,诸公努力,胜利属于大宋!” 赵桓一锤定音,可就在他即将动身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噩耗。 种师道死了! 其实大家伙早有准备,自从种师中战死,种师道一病不起,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甚至能拖到今天,都要敬佩老将军的意志顽强了。 向赵桓报丧的是种师道的侄子种冽。 “官家,这里是伯父临终前给官家的一封信,请官家过目!” 赵桓急忙接过来,展开一看,能够明显感觉到字迹虚浮,甚至有许多误笔。 可以想象,种师道究竟是承受着何等痛苦,努力写出的这封信! 坦白讲,赵桓对这个老将军还是有那么一点不满的,不然早就去探病了。 可是在看到了这封信之后,赵桓的怒气不但没了,甚至还生出了一丝愧疚之情。 种师道又有什么办法,他已经尽力弥补了! “传旨,追赠种师道太保衔,谥忠宪,由亲人护送灵柩,回乡安葬!” 赵桓刚说完,种冽就磕头道:“官家天恩,只是伯父临终交代,希望安葬在开封,还有,他想让所有种氏子孙,迁居京城,沐浴王化,还请官家恩准!” 赵桓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委屈你们种家了。” 伴随着种师道离去,传统的将门几乎荡然无存,赵桓离开京城,驾临洛阳之后,发出的第一道旨意,就是鉴于陕西状况,对所有将士,一律授田十亩,有斩首之功,另有恩赏! 赵桓随后连夜写了一百份田契,亲自盖上了玉玺,派人送去给吴阶,并且作为样式,展示给所有士兵…… 分田这个大招,毫不犹豫甩出去了。 赵桓也不确定,这种临阵抱佛脚的政策,能有多少效果,但他也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这是双方的决战,而且还是大宋在整体实力处于弱势一方的决战。 哪怕只有一点效果,赵桓也要做出百倍的努力。 这一战,他输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