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文武双全(求订阅) (第2/2页)
是也有此意?再有,岳鹏举平素以直捣黄龙,鼓舞士气,官家封他黄龙侯,也算是情理之中。” 李邦彦呵呵两声,“你能看到这两层,已经算是不错了……可老夫告诉你,这里面至少还有三层呢!” 万俟卨越发惊讶,连忙躬身,再度恳切请教。 “这其一,鼓舞士气是一定的,不光是岳飞,也有军中将领……其实官家有意裂土封王,酬谢功臣。倘若有一日灭了大金,黄龙府那一块必然是岳飞的封国,估计就叫黄龙国!” “什么?”万俟卨惊呼起来,“恩相,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啊!” 李邦彦仰天大笑,“黄龙府才多大,不过一个州县而已,更何况官家最多也就册封个国主,跟天子哪能比?再说了,黄龙府还在金国手上,慷他人之慨,还要寻思吗?” 万俟卨还是迟疑,这么干真的能行得通吗? 万一岳飞起兵造反怎么办? 就算岳飞没这个心思,后世子孙就不会反? 总觉得不是那么靠谱。 李邦彦也不多解释,跳不出以前的窠臼,说得再多,都是白搭。 “抛开岳飞不讲……既然把黄龙府都封了出去,官家抗金的决心,还不昭然若揭!所以说自此之后,不要说什么国库空虚,讲什么百姓赋税沉重,跟金国这一场血战,必须分个胜负出来,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这话可比前面的什么黄龙国刺激多了,毕竟就算那是真的,也仅仅是对一些大将有吸引。可继续作战,可是影响到每一个人。 现在已经没有谁嚷嚷着议和了,更没人讲什么金国不可战胜。 但是阻挠用兵的声音消失了吗? 没有! 不但没有,而且还更强了。 有太多的人站出来,讲赋税沉重,讲民生困苦,讲军费开支惊人……拐弯抹角,还是打仗的成本太高了,请官家三思。 面对这种声音,赵桓就以一个黄龙侯回应……别说废话,朕还要直捣黄龙呢! “恩相,官家心志坚定,果然不会轻易改变……您有三层意思,还有吗?” “自然是有的。”李邦彦道:“官家还有的意思便是乾纲独断,口含天宪。便是官家有什么不妥之处,也要一条路跑到黑,当臣子的最好不要跟官家对着来,从今往后,可就没有什么君王和士大夫共天下了!” 李邦彦笑容可掬,万俟卨却是惊骇莫名。延续了一百多年,几代天子的传统,到了这里,就要改了吗? “恩相,既然如此,那学生又该怎么办才好?” 李邦彦轻笑,“什么都别干,你愿意吗?” 万俟卨迟愣少许,竟然渐渐明白了李邦彦的意思,别管赵桓的威风多大,也别管时机有多好,只要真的落实变法,动了一些人的饭碗,反对都是必然的。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朝局还有的乱。 在这个关头,跳出来越早,越容易成为那个贪吃露水的蝉,唯有等到了恰当时机,再出手下注,才是最好的选择。 就算你想拍官家的马屁,不也要找准了角度,拿捏好分寸吗! 真以为这jianian臣,佞臣,就是那么好当的? 首先一条,就是要摸准了天子的脉,还要真正有本事才行…… 万俟卨犹如秋冬的莲子,隐忍在泥水之中,等着发芽的良机。而岳飞却是结结实实,享受到了果实的芬芳。 作为这一场北伐的大功臣,岳飞率领御营前军,载誉归来,渡过黄河之后,他的队伍前面,就出现了两面一丈八尺的超大旗号。 一面写着直捣黄龙,一面写着精忠报国。 八个金色的大字,迎风招展,气势逼人。 所过之处,军民一起迎接,万民欢腾,伴随着将士前行的百姓,绵延二三十里,不愿散去,何为好男儿,一目了然。 岳飞一行在喧天的锣鼓之中,进入了开封,径直来到了东华门外,目之所及,具是高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一个个的名字。 在无数人的注视之下,岳飞跳下了战马,快步冲到了第一块石碑前面,目视着第一个名字,双膝跪倒! “恩师在上,弟子凯旋而归,特有战报向恩师陈说。” 岳飞稳定了情绪,这才道:“此番弟子北上,在相州全歼八千金人,覆灭一个万户……随后北上幽州,连战连捷,击败金兵,契丹兵,汉儿军过万;就在高粱河畔,弟子痛击金国大太子完颜斡本,全歼两千铁浮屠;又战白洋淀,金国二太子完颜斡离不浮水逃命,所部三万人,损失过半!” 岳飞说到这里,声音竟又高了许多:“弟子累积诛灭金贼过三万人,所部亦有一万三千余将士战死沙场,以身报国!” “弟子岳飞告知恩师,并一众英灵……大宋将士同金贼血海深仇,不死不休!唯有直捣黄龙,剿灭金贼,才能告慰英烈在天之灵,才能让亿兆黎民安居乐业。弟子在此对天盟誓,不灭金贼,誓不罢休!” 岳飞顿了顿,又郑重磕头道:“弟子填词一首,诵读于恩师并诸位英烈面前,请诸公一同见证!”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岳飞铿锵有力的声音,激烈慷慨的词作,武人的忠勇文采,展露无遗……所有人无不骇然。 真是好一个文武全才的岳鹏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