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江南信息【第三更!求全订!求月票!】 (第1/2页)
谈完了正事儿,柳铭淇还请巩渊吃了顿饭。 席间挑大梁的是自家饲养的精品猪,巩渊吃起来是津津有味。 “果然还是裕王府的猪味道最好!”连续吃了几块糖醋排骨的巩渊连连赞叹,“和外面的就是不一样!哪怕我之前觉得外面的猪rou已经是一等一的好了,但比起你们的来,还差了不止一筹。” 柳铭淇之前不是针对养猪这个事儿,写过“养猪秘籍”吗? 这本“养猪秘籍”根本没有刻意的保密,直接便流传出去了。 首先它就遭到了农民们的唾弃。 养个猪这么麻烦,比养小孩还要金贵,我有那么多钱来养吗? 但是接着它却让很多富家人都很喜欢,不过这些富家人并不决定自己养,而是和南宫忌一样,等着从裕王府养好的猪之中买一些回家吃。 这样又省得麻烦,又可以吃到最好的猪rou。 不过就是费点钱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人家裕王府肯卖,那就很够意思了——咱们吃不到和皇上一模一样的,但至少品质差不多呀。 好吧。 只能说人家有钱人想得真对,就不用自己一天到晚面对家里的猪叫声和臭味道了。 可是还有一批人,他们真的就开始养起了猪。 这些人便是做饭店生意的。 尤其是中高档的饭店,他们平日里的rou食,最主要是鸡鸭鹅鱼,羊rou和牛rou只有很高档的酒席才能吃。 他们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养猪的成本,发现如果养得多的话,成本也高不到哪儿去,而且猪身上的每个部位都能拿来做菜——这得多亏了裕王世子殿下的多才多艺,把菜单都详细的写了出来,所以大家觉得养猪是很有赚头的。 于是就连一些中高档的花楼,也参与到了养猪大业之中。 他们在帝京府城外的三十里范围内,建立了多个养猪场,积极的按照养猪秘籍来饲养猪,还花钱请了小葛村和小佑村的农民们去执导技术,让他们好好的赚了一番外快。 当时是春节过后的二月,最早的一批早在八月就已经上市销售,正巧来到京城的巩渊便赶上了好时候,吃得是不亦乐乎。 猪rou这东西,rou肥又有油水,很多人都喜欢。 特别是用猪油爆炒出来的菜肴,更是比普通的烹饪方式更受这个时代的人喜欢。 巩渊是江南人,江南人喜欢吃甜食是有传统的,所以东坡rou、糖醋里脊、糖醋排骨这样的菜肴,非常和他的胃口。 柳铭淇看着他不断的吃着糖醋排骨,不觉笑笑道:“江南现在有养猪的了吗?” “不知道,应该有了吧?但多半还不能出售,没有大规模的普及。”巩渊一边说话,一边还不停歇,“王爷,我听说你家的香肠腊rou是一绝,我回去的时候能不能带一点?” 巩渊就是这样直爽的人,他喜欢的东西会直接说。 柳铭淇倒不介意,“你什么时候回去?” 巩渊回答道:“等到过几天沐语、多义他们殿试完毕吧。” 江南第一才子荆睿思,字沐语。 江南后起之秀,才子戴飞华,字多义。 这两位都是江南这一届前来京中参加会试的举人,如今会试已经通过,就等着这两天的殿试了。 按照大家的猜测,他们最少都能获得二榜进士。 没办法,江南的学子就是这么的强势。 当然如果巩渊参考的话,中皇榜那也是妥妥的。 柳铭淇沉吟道:“十一月的话,天气应该比较合适了,你现在拿回去也不用担心坏掉,到时候你去裕王府拿便行。” “好嘞!” 巩渊笑着拱手感谢,“江南今年说不定比京城还要冷一点,前几天才下了小雪呢!这样的天气,保存这种rou制品,毫无压力。” 柳铭淇讶然道:“你怎么知道江南前几天下了小雪?” 这几天已经差不多是今年漕运的最后期限了,十一月枯水期来临,便再也无法通行,只能靠陆地来运输和通行。 但是按理说,从江南到京城,最快也得十五天左右,慢一点还得二十天。 他怎么能知道前几天的事情? 飞鸽传书? 这个念头才冒起,那边的巩渊就道:“荆沐语的家里很牵挂他,所以几乎每隔一天就有飞鸽传书到达,里面除了叮嘱他之外,还有不少江南发生的消息。 他们家的飞鸽传书非常厉害,寻常的可能要六七天、七八天,但荆家的信鸽最多只要五天。所以五六天之前的事情,我们自然也就晓得了。” 狗大户! 柳铭淇心中默念了一声。 飞鸽传书在全国各地都不少见,每一个官衙都有或多或少的信鸽,作为消息传输之用。 但饲养一只信鸽却是非常费心神费金钱的事情,比起养活一家人都要贵几倍。 当然信鸽也有优劣之分。 朝廷的信鸽,如果从江南总督府到文渊阁,八天之内就不算迟到。 寻常官府的信鸽,则会更慢一些。 荆家培育出这种优秀的信鸽,居然比皇家的都还要厉害,这就可想而知他们付出的精力了。 思索之中,柳铭淇顺口问道:“那除了下雪,江南还有什么有趣的新闻没有?” “有趣的没有,但是激烈的战争有。”巩渊毫不停顿的道。 “战争?”柳铭淇吓了一跳,“有倭寇?” 江南沿海的经济非常发达,不过时不时的就有东瀛混不下去的盗寇坐船来抢劫掠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