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六十二章 《变法》(完) (第1/2页)
“公孙氏鞅,伐魏有功,今封彻侯,领於、商十五邑为封地。” “谢君上!” 班师回朝之后,卫鞅便凭借着收复河西七百里之地的大功,受封为他自己制定的二十等爵位中最高等的彻侯,地位等同诸侯,可以领有封地,在封地内所有的财权人权收税权都是属于他的了,不再是属于国君的。 而且他也可以合法册封封臣和封兵,可以在封地里募兵,成为了秦公这个大诸侯手下的一个小诸侯。 受封之后,卫鞅的名字就又变了,现在其他人如果称呼他,必须尊称他商君,或者商鞅。 意思就是来自商地的君主,或者是商地的鞅。 因为商邑现在已经是他的了。 ........ 大军凯旋三天后,一切封赏都分发出去了。 在卫鞅治理的秦国之下,是不会出现克扣士兵赏钱和田地的事情出现的,因为秦法严苛,只要被抓到克扣,那就杀全家。 秦国过必罚,功必赏的思维已经渗透到了全体国民之中了,已经成为他们不可分割的信念。 新鲜出炉的商君意气风发的迈着大步,走进了咸阳宫里的书房之中。 这座咸阳宫可要比栎阳的秦宫气派多了,也比栎阳的宫殿群大了两倍不止,这都是在最近十年间添加扩建出来的。 由此也可见秦国的发展确实是越来越好。 书房之中只点燃了一盏油灯,使得整个殿里都昏暗的很,虽然秦国富强了,但是几十年的节俭习惯还是没这么容易改变的。 嬴渠梁背对着卫鞅站在一副非常大的地图面前,这幅地图用绢布制成,在上头清晰的绘制出了天下诸国之势。 他的眼睛盯着地图上新标记上秦字的河西之地,久久不语。 “君上,您找我?” 卫鞅的声音打断了嬴渠梁的思绪,他缓缓的转过头来,在灯光的照映下勉强可以看清半张侧脸。 河西之战,给了嬴渠梁争霸天下的信心,在此战之前,嬴渠梁的心中其实一直所想的只是恢复穆公霸业,让秦国成为战国霸主而已。 但是经过了此战,河西七百里沃土尽入囊中,这使得嬴渠梁心中的野心无限制的膨胀了起来,让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商君呐,秦国可否,一统天下?” 卫鞅也被嬴渠梁这一番大胆的想法惊到了,就连一向自信狂妄的卫鞅,也从来没想过他能辅佐一位明君成就这一统天下的大业。 他原地踱步了一会,在脑海里认真的分析了一番,冷静的说道: “天下纷扰割治五百年,一统大业自是千难万险,绝非一代所能完成。” “商灭夏历时两代,周灭商历时三代,秦国由弱变强就用了二十多年。” “若是要东出与六国争天下,直至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于秦,鞅不能测算,何年何月才能成此伟业。” 卫鞅大步走上前,伸掌拍在了绘画着列国天下的地图之上,摇摇头说道:“以天下时势而论,秦统一天下,比周灭商更难,至少要经过几代人的反复较量!” 嬴渠梁转过身看着卫鞅,好奇的问道:“说说,如何可成?” 卫鞅嘴角略微扬起,意味深长的说道:“坚守法治,代有明君。” “坚守法治,代有明君?” “对。” 卫鞅点点头,向嬴渠梁解释道:“论今天下,国强两代者,屈指可数!” “国强三代者,闻所未闻!” “如今山东六国在战场上已经无法吞灭我秦国,便寄希望于秦国自身变化,望二代改弦更张。” “君上您试想一下,事有法可依,人依法办事,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朝野便会自行运转,就算出了平庸的君王,只要秦国法度不改,国家照样不会变形糜烂。” “除非有昏庸无能之君与大jianian大恶之臣同时出现,那秦国只能毁于一旦。” “可是若有一代雄主崛起,加上秦国强大国力支撑,完成国家统一大业便指日可待。” 嬴渠梁听的眼中金光闪闪,卫鞅的这番话简直说到他的心里去了,让他对秦国能统一天下平增了不少信心。 “能有商君辅佐,真乃我秦国大幸呐!” 嬴渠梁的心中更坚定了要保住卫鞅,不能让他横死,要让他长长久久的活下去,为秦国的未来继续出力,辅佐太子,让太子成为下一代明君! “商君呐,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