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四十一 九皇儿远非寡人所能及也! (第2/2页)
但说着说着,又想起之前他当街射杀东厂提督之子一事,却也顿感了然,对于自己这九皇儿行事作风,倒也有了些许了解。 虽然平日间九皇儿都是一副从善如流,似乎满不在乎的模样,可却在事关国本之大是大非面前,往往总能坚定信念,果断出手! 这次初入秦川,便痛下杀手,连诛十一族之满门! 这背后……莫非又还有何隐情不成? 念及此处,圣皇不禁望向黄善,当即追问而道。 “对了,还不知政儿他究竟打算如何改制税法,竟惹的秦川世族不惜围困王府?” 卜漓闻听此言,也不由大感好奇,却不知这秦王入秦之后,究竟又折腾出了什么新花样,以至于在封地之中惹下之如此之大的动荡! “回禀陛下,秦王欲改制田赋税法,由丁亩田赋更改为摊丁入亩,地丁合一!” “什么?!” ‘摊丁入亩,地丁合一’出,顿令太极圣皇、国师卜漓双双惊呼而道! 两人尽皆难以置信般相视一眼,却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不可思议般的骇然神色! “摊丁入亩,地丁合一……” 太极圣皇闻听此言,却是忍不住加紧踱步,嘴中不断喃喃念着这八个大字。 作为一国之君,他如何不知此等税策之利弊所在! 这对于国家君主来说,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若此等税策果真推行,则必将大增国力,聚财于国,致使国富而民强! 然而此举也必将大损世族利益,将全体世族推向对立面中,甚至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国本动荡,乃至于倾覆之危!! 故而,他治理朝政数十年,带领赵国从边陲小国崛起为泱泱大乾王朝,莫说是推行此等税法,却是连想都未曾想过! 可今日,自己的九皇儿初至秦川不过三月有余,竟都已开始思虑强国之法! 此等税法,开旷古之先河不说,更是力推实行,果断下手,以雷霆万钧之手段,杀的无数秦川世族被迫接受此等税法! 如此心智手段……真叫人心生敬服,叹不绝口啊!! “陛下!如此税法,简直闻所未闻,令人拍案叫绝啊!” 此时此刻,国师卜漓显然也已预见到了此等税法之利,必将大兴国力,促使国富民强! 但很快,却又面露忧色般连忙补充而道。 “不过此番税法改制,必将激起国中世族反对浪潮!” 太极圣皇闻听此言,也不由微微颔首,心知此事绝非一郡一国之事,若果真流传而开,则势必引起诸多世族围而攻之! 须知唇亡齿寒,若是秦川郡率先推行摊丁入亩之策,则难保不会令税法改制一事就此起势! 他日若秦川果真因此大兴,其余藩王见得此利,甚至于太极圣皇都起了效仿之心的话…… 岂不是无数大乾世族,都要因此而遭受灭顶之灾?! 故而,此事绝非秦川一郡一国之事,若流传而开,必将举国震动,以至于朝野振荡! 须知,这大乾最大世族,便都是三公九卿之流,便都在这西京城中啊…… “依老臣之意……秦川既已至此,或可以秦川暂行试点,以观后效,暂不推行国中,但也绝不可就此终止!” 国师卜漓略一沉吟,当即便拱手而道。 他也心知如此税策,若想在整个大乾国中推行那无异于难上加难! 故而,目下应对之策,只有明确不会效仿税改之策,才能力保秦川之税法独立! “嗯……玄机之策,却不失老成持国之言!” 太极圣皇拂须而立,思量片刻后不住颔首而道。 当下却也只能如此,否则政儿如此大费周折,才好不容易将税法改制在秦川郡中推行而开。 若因国中世族反对,反而就此终止,岂不乃一大憾事? 究竟这摊丁入亩,地丁合一之策,于国于民有多大益处,若不试行实施,却又如何得知呢? “秦王殿下虽忧国忧民,实干心切,然如此所为,必将令天下世族与其对立,以至于势单力薄,难有所为啊……” 正在此时,侧立一旁的东厂提督黄善突然开口,却是令太极圣皇与国师卜漓相机一怔,而后久久无语。 放眼大乾国中,唯一知晓秦王底细的,却也只有太极圣皇、国师卜漓与亲手督办此事的东厂提督黄善了。 故而黄善刚一开口,两人便心中明白他所言究竟何意。 秦王此举几乎得罪了大乾所有世族,若他日欲想上位,继承大统,则势必会引起群臣共愤! 试问,又有谁会支持一位登基之后,势必会革自己老命的皇子继承大宝呢? 今日秦王于秦川改制税法,那么他日若果真登基称皇,则必将在整个大乾国中,力推此等税改之法!! 秦王此举,无异于已然亲手葬送,自己日后觊觎大统之机啊! “唉~~,寡人本以为九子之中,唯有四皇子赵拓最为像我……英武勇烈,刚毅果敢!” 这般怔神许久之后,太极圣皇却忽而长叹一声。 “然今日方知,九皇儿之胆魄心智,多谋善断……远非寡人所能及也!” 闻听此言,国师卜漓也忍不住大叹而道。 “秦王所言‘不争皇位争国运’之语,实乃发自肺腑,天地可鉴啊……” …… “自古圣位更迭,皇权相移,要害何处乎? 非群臣之助,非治国之才,更非母族之势也! 家天下之国,圣位更迭,大统相袭,只在圣皇一念之间,一语之断耳! 然大乾九子,惟秦王赵政明悟此间真谛也! 力求除宦,修法改制,宁罪天下人而在所不惜也! 此等只争国本运势,不求圣位大统之法,实为荣登大宝之不二之法! 似无心机之举,实为机心之最也!” ——《骊书》·范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