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开始(上) (第1/1页)
掌握【骑术】技能的骑兵可以得到加成,速度更快,对步兵的威胁也更大。 凭借四名骑兵,一名青铜级武将,武村取胜的概率能提高一成左右。 虽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但终究有规律可寻。 两军交锋,大多以强胜弱,很少出现以弱胜强的例子。 如果摊开武村和天理教徒的军事力量,会发现武村的实力明显高过对方。 军队数量接近两百人,有青铜级武将坐镇,后者仅有一百二十人左右。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段青松命吕方加强训练。 他这次购买五匹战马、三副铁甲,吕方自己分得一匹,剩下的战马和铁甲全部交给骑兵使用。 训练骑兵需要时间,段青松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是吩咐吕方加强训练,并没有设定期限。 利用这段时间,他开始对领地制度进行改革。 武村在吞并刘家村以后,总人口已突破一千人,其中青壮年超过八百,老人和儿童仅有两百余人。 再去细分,在八百青壮年里面,男性占到百分之七十,女性仅占百分之三十。 以朝代来划分,现代人仍占据多数,达到六成左右。 这些人的态度很复杂,既有人对段青松溜须拍马,希望得到更好的待遇,也有人始终拉不下脸,对于命令阴奉阳违,保持着可怜的自尊心。 段青松心里清楚,武村目前还没有形成凝聚力,【集权】技能仅有一级,聊胜于无,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在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以后,他先后设立了农业科和治安科,并制定官吏等级。 按规定,官掌人事,把控大方向,吏掌行政,负责执行。 因领地规模太小,暂不设官员,仅设吏员。 吏员共分五等,最低依次为下吏、中吏、上吏,最高依次为典吏、令吏。 以武村农业科来说,科长为下吏,负责领地境内所有与农业有关的事物,具体负责农田管理、鱼塘管理和养殖场管理。 农业科暂时规划十五人,除科长以外,其他人没有品级,属于合同工,但拥有工资,可以享受一定特权,比如免除劳役、免除征召等等。 治安科的级别与农业科一样,除负责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以外,还负责户籍管理、违禁物品以及特种行业的行政管理工作。 另外还负责在押人员的收监、看管、教育及安全防范工作。 治安科暂时规划五十人,科长为下吏,其余同样为合同工。 设定完两个科室以后,段青松以武村领主名义下发了第一条政令,将此事确立下来。 颁布政令是领主的权利之一,一旦颁布便可在领地境内形成约束力,约束强度与核心技能等级有关,比如【集权】技能。 【集权】等级越高,民众凝聚力越强,约束强度自然越大,反之亦然。 所以领主在颁布政令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坚决杜绝朝令夕改,维持好官府信用。 核心技能不是固定的,也不会一成不变。 即便领地发展好了,【集权】技能晋阶为【皇权】技能,但稍有不慎,甚至一时大意,都有可能导致技能下降,直至清零。 在历史上,因皇帝昏庸导致国家灭亡的例子不胜枚举,想长治久安,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 颁布完政令,段青松并没有闲下来,除了日常监督骑兵训练以外,还开始考虑军事。 武村军队大多由建村令召唤出来,不必担忧其忠诚。 即便他们因士气低落而溃败,但至少不会叛变。 不过这种好事不可能一直有,在未来,通过军营产生的士兵将成为主流。 这些人的忠诚度不高,一开始只有七十点。 如果无法拴住他们的心,叛变是很自然的事情。 段青松一想到这里就如坐针毡,为了消除隐患,他必须提前布局。 实际从建立村庄开始,一个念头便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尤其看到天理教和白莲教的做法以后,这种念头就更加强烈了。 军队是权利基础,而军队则是由一个个普通士兵组成,他们同样拥有七情六欲,同样希望享受特权。 针对这一点,段青松参考古今制度,最终想到了军户政策。 军户政策有两点至关重要,其一为待遇,其二为尊严。 在待遇方面,军户必须区别于普通民户,享有一定经济特权。 在尊严方面,官府需制定法律,抚养战死者家属,使其无后顾之忧。 不过此项政策仅有框架,还需填充细节,段青松也不敢贸然执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