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 谈买卖得找正主 (第2/2页)
大人当场赏赐军士们的… 王大人这边,自然有金饼伺候。 慷他人之慨,谁也乐意…可这王大人,咋不按套路出牌呢? cao!不敢…唉,以后军士们拿着原本是自己的钱、记住的却是官府的恩泽… 自己怎么有一点当了冤大头的感觉? 做了好事没留名,连账本上也没自己的名号…cao…还是不敢…唉! 此时,王霸开口:“章余,你的礼物我收下了、清扫的活儿也干完了…你自便。” 不但直呼其名,而且连个“请自便”的“请”字都没有? 章余心中暗骂:这还没有磨完面粉呢,就准备赶驴了? 王霸是官,章余是民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不同的阶级之间,就是这么豪横! 不服气? 狄青功高盖世、做到武将顶峰,照样被文官们活活吓在家里蹲; 偶尔上朝议事,回家以后不敢关大门; 属下被文官们以“莫须有”的罪名折磨死了,也不敢多说一句公道话… 更何况章鱼与王八 ——虽然都是水里爬的生物,却是生活在淡水和咸水两个不同的世界、有着平民与官吏之间鸿渊般的距离! 这就是章余为何要拼命买官的原始动力。 ~~~~ 章余当然可以不来送礼、可以不来自讨没趣。 送了礼,不一定会博得上位者的好感;甚至送了礼,都不一定会被人家记住你的名字…… 若是不送礼,嘿嘿,你铁定会被人家写在小本本上… 日后一定会让你穿上水晶鞋,还是小号的:冰凉、铁硬、昂贵。 冰凉让你不舒服;铁硬让你跑不了;昂贵使你天天如履薄冰、时时刻刻担心倾家荡产、甚至身陷囹圄… 这不,此时通往碗厂乡游徼兵营的土路上,前来打着“劳军”实则送礼的土豪窑主们接踵而至,载着吃食钱帛的车架络绎不绝! ~~~~ 看到此情此景,章余不由暗自庆幸:自己知道消息早,来的快,还能与王佐吏攀谈一二; 这些后知后觉的家伙们,恐怕连王大人的面都见不到啰! 哈哈哈…哈? 一个时辰之后,章余再一次产生了煽自己几个耳刮子的冲动: 王霸不但一一接见前来“劳军”的窑主、大户们,并且在议事厅里与众人商议大事! “诸位,尔等与帆锦贼、与邓寇的过往,某家也不计较了;往事已矣,向前看!” 王霸咬文嚼字的功夫见涨,“今日,就请诸位,商议一下重建碗厂乡游徼营的事儿…诸位可有高见?” 在座二十多位碗厂乡的头面人物们,窃窃私语: “乡啬夫已经废了,怎地不商议推举啬夫一职?” “乡三老乃是县尊、县丞任命;王佐吏是兵曹衙门里的,如何能够越权商议举荐三老的事情?” “一乡十余里,就靠游徼兵勇震慑盗匪,亭台不过是抓点小蟊贼罢了;得赶紧重建。” “游徼一职虽小,可有兵权,防守一方是指望不上;但可以缉私、巡查、抓捕,乡村土皇帝般的人物,谁敢招惹?” “啬夫乃是乡三老,掌民事、教化、税赋、徭役诸事…值钱呐!” ——乡三老,要求五十岁以上、德高望重之人出任。 东汉乡三老其实是一个人,千万别以为是三个人分掌。 ~~~~ 王霸举手,手中赫然是游徼铜印:“某家乃是粗人一个,也不晓得甚章程。游徼兵营重建事宜,由县寺上官们说了算!今日,只拍卖此铜印,价高者得!” 虽然“拍卖”这个词儿,众人有点不太明白,可大致意思还是猜到了。 这下子在座各位土豪们炸了窝:卖官这门生意,现在竟然如此明目张胆了吗? 俺喜欢…没有暗箱cao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五百贯!” “张大户,你也不嫌自己丢人现眼?一千贯!” “嘁,小里巴气的…一千五!” “一千八!” “三千贯!”章余章豪强,太想有一份体面官职傍身了,出手不凡。 据说,当今天子的奶妈,卖一个大县县令,价格是八千贯钱…其实真要买那个职位,三万贯都未必买的到: 你不可能拿着八千贯钱,跑到皇宫门口,吼道:给俺来一个。 那样的话,保证分分钟让你进大狱! 你得先花无数次钱,人托人地把买官意向,传进她的耳朵…中间商太多,期间被中间商们层层加的价,比八千贯多的太多了! 更何况,那八千贯钱,是交给朝廷的…天子奶妈身边的总管,胃口会小? 拿少了,人家都丢不起那人! 奶妈的份子钱,更不会比八千贯钱少。 谁会拿大头去上交朝廷,傻呀? ~~~~ 看看王佐吏,人家甩开大汉朝总代理、丢掉益州总经销、踢走犍为郡的代理商,赶跑汉安县的分销商,直接面对消费者…… 这就是传说中的直销啊! 朝廷卖官,有一个硬性指标:士族出身。 就这一条,便将在座各位土豪排除在外了…任你再有钱,休想成为真正的“朝廷命官”。 游徼虽然不是正经官职,更不是“朝廷命官”……连现在的文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朝廷官员”。 可游徼也是一方土霸王,绝对可以让世世代代无法出仕的豪强们抢破头了! ——得赶紧买,机会太难得。 王霸一旁的张吉忍住笑:文大人捞钱的功夫,真的让人叹为观止呐…拍卖一个游徼的印章而已,又不是拍卖游徼这个职位! 花上万斤五铢铜钱,买半斤多重的铜印? 横看竖看,在座的都是一群憨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