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4章朱元璋回应天 (第2/2页)
!” “干干净净?消失一空?” 沈旺等人,不由皱眉。 “难道,他们已经提前得到消息,想要趁火打劫?” “暗卫禀报,前一段时间,应天城与江浙各城守军,调动频繁。甚至,还有一队神秘兵士,来往于应天城与周庄之间!” 沈金缓缓说道。 “军队?” 沈旺等兄弟一愣,很快便不由的瞪大眼睛,紧紧盯向沈金。 “大哥,难道是为了这些粮食而来?” “除此之外,还真没有别的东西,值得他们动这么大的阵仗!” 沈金缓缓点头道。 “如此,那此次,便由三哥前往!” “正是,此事非三哥莫属!” 瞬间,沈春鸿与沈香保都不在争夺。 除非必要之事,外面天气那么炎热,他们才不想到处乱跑呢。而且,还是押送粮食这种苦活。 “老四,老五,二哥,你们……唉……” 见状,沈旺不由的无奈叹了一口气。 “我沈家凡是能在江湖上行走的大小船只,都已经准备聚集在洞庭湖。明日一大早,便将所有粮食装船!” “此事,便由老三你来安排吧!” 既然运送粮食,没了外界的威胁。 沈金与沈旺等人,都不再过多cao心。随口应付的答了一声,便是各自散去。 次日一大早,正个周庄,便是彻底沸腾起来。 大大小小船只,将周庄的所有码头,都挤的满满的,一只外船都没有。 一千万石粮食! 所有周庄百姓,再加上所有船工,到了日上三竿,三十多条大船,装着满满的粮食,才浩浩荡荡的顺着吴江,往长江而去。 到了长江之后,又开始逆流而上。 一路上,正如沈金所言那样,十分安全。 甚至,诺大的长江水面上,连一艘船都没看到过。 只有长江两岸上,时不时的闪过几道人影,这才让沈旺一众人知道,自己等人一直都在监视之下。 两天之后,由沈旺带领的三十多艘运粮船,安稳的来到应天城。 整个应天城的长江港口,也早已被清理一空。 由汤和带领一众京卫,接管。 “父亲!” 沈旺一下船,连忙向着守在岸边的沈万三,跪拜见礼。 “这位是左都御史汤大人与户部尚书杨大人,还不快拜见!” 沈万三连忙说道。 “草民拜见汤大人与杨大人!” 听罢,沈旺便再次拱手,跪拜。 “沈少爷快快请起!” 汤和一脸和颜悦色。 看在面前,这满满三十多艘粮食的份上。现在,汤和看向所有的沈家人,都十分顺眼。 “多谢俩位大人!” 沈旺道谢一声,便是连忙站起身。 “禀两位大人,这些船只所载运的粮食,一共是一千万石,还请几位大人清点!” “来人!”杨思义喊道。 “大人!” 一位户部主事,连忙站出来,应道。 清点所有粮食,务必要准去无误! “是,大人!” 一众户部官吏,连忙拱手应道。 “卸粮!” 见状,沈旺连忙带着一众船工,开始将粮食,从船上往下卸。 同时,由沈万三带来的一众劳力们,也都纷纷上前,搭手卸粮。 于此同时,在距离此处码头不远处的应天西门。 也迎来了从汴梁返回的朱元璋一行人。 “大人,快看……” 西门城墙上,守城士兵老远,便是看到从远处快速而来的队伍。 在应天城外,突然出现一支队伍,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的守城兵士,不由的一阵紧张。 “大人,要不要关闭城门?” “等等!” 守城校尉本来也想关城门,但是在隐隐看到,那些兵士身上熟悉的衣服之后,不由的神色大变。 脑中,不由的想到上个月,也是在西门,出去的那支队伍。 随着队伍越近,守城校尉脸色的表情越是激动。 “赶紧大开城门,让所有百姓都让开,肃清道路!” “大人这是?” “皇上回来了!” “皇上?” 随即,整个西门,开始一阵喧嚷。 “咱回来了!” 于此同时,骑着马的朱元璋,看着眼前熟悉的城门,疲惫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笑意。 “走,进城!” “是!” 随着一声大喊,朱元璋率着一众护卫,直接穿过城门,往皇宫快速驰骋而去。 “皇上?” “奴婢见过皇上……” 随着朱元璋进到皇宫,整个应天城的一些官员,也终于收到消息,皇上回来了。 只有太子朱标,收到的最迟。 等到他步履匆匆来到御书房之时,朱元璋已经洗漱完毕,正安稳的坐在龙椅上,批阅着奏章。而李善长正站在一旁。 “父皇?” “儿臣拜见父皇!” “标儿?……快起来!” 看见是朱标,朱元璋连忙说道。 “嗯?汤和呢?” 久久不见汤和,朱元璋眼中,不由的闪过一丝疑色。 “禀父皇,汤大人去城西码头,接收粮食去了!” 朱标连忙回道,同时,满脸喜色。 “接收粮食?” 朱元璋又是一愣。 “回父皇,便是沈家赔偿的那一千万石粮食!” 朱标回道。 “一千万石?” 这下,朱元璋再也坐不住,直接站起来,紧紧看向朱标。 “沈家真的凑齐了一千万石粮食?” “回皇上,正是!” 这次,李善长也不由的拱手,回道:“皇上,沈家的粮食,应该都已经卸下船只了!” 看到朱标与李善长俩人,都这么肯定。 朱元璋也这才相信,沈家还真的凑齐了一千万石粮食。 而且,还都已经运送到应天城来了。 不由的脸色大喜,“走,咱要去看看!” “是,父皇!” “遵旨!” 随便,不要片刻,朱元璋还没将椅子坐热,又带着朱标与李善长,直接往城西码头而去。 等到他们赶到之时,城西原本那宽阔的码头之上,已经堆满了一堆堆的粮食。 一旁,还有一辆辆装有粮食的马车,来来往往。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