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5章 起风了 (第1/1页)
就算是他们想要消停,都消停不下来。 当然,这是朱子安的内心无良想法。 “二哥的意思是?” 听罢,朱标眼睛一亮,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但仔细一想,脑中又是一片模糊。 “殿下,帝王之业,为开疆拓土。但凡有为君主,安定国力之后,想着的便是剑指天下,扩张国土,留予王朝万代,以成万世之基。” 朱子安缓缓解释道:“只是,史上很多帝王因为穷兵黩武,导致战火连绵,使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最后耗尽王朝气运!” “二哥,我大明帝王,定要开疆拓土,立万世之基!” 朱标神色激动,开疆拓土,为王朝奠定万代基业,可是每一个君王一生的最大愿望。不,应该是每一个汉人所有人心中的梦想。 至于穷兵黩武,早被朱标下意识的抛在脑后。 “殿下有此雄心,定能成就不世伟业!” 朱子安连忙夸赞道。 不世帝王,便需从小培养。 而朱标,便是朱子安的第一个培养对象。 至于朱元璋,最多能排第二。 在全身上下都是激动暴喜了一阵之后,朱标便缓缓冷静了下来。瞬间,脑子也开始清醒,从被朱子安所‘蛊惑’的那一片幻想中,回到现实中。 现在,按照大明的情况来说,别说开疆拓土,就连整个天下,都没平定下来。 想着,朱标再次看向朱子安,问道,“那二哥,我该如何做?” 问题虽然十分简单,但却是十分复杂。朱子安想要回答出来,至少需要先解决了平定天下,随后在使得整个大明国富民强,最后还得有走出去开疆拓土的精锐将士。 不过,对与朱子安能不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朱标一点也不怀疑。 在朱标眼中,朱子安俨然已经成为一位无所不能的谋士。 既然朱标如此看得起自己,朱子安自觉,也不能让朱标失望。 因此,在喝了一口凉茶,润了润嗓子之后,朱子安收敛笑容,缓缓说道。 “殿下,依照现今大明的一众将士,最多不过几年,便能彻底剿灭元庭与其势力,使得天下一统。而最迟明年,殿下的海外贸易商队,也能组建成功。到时候,殿下应该不会在为钱财而担忧。” “至于想要让大明可以拥有支撑开疆拓土的实力,只需大明国富民强,最重要的还是农民富裕。家中存粮,至少可以吃一年那种。如此,殿下想要怎么打仗,便可以怎么打仗。” 朱子安徐徐说道:“当然,还得有一个前提,便是大明的壮汉足够多。经过元庭的糟蹋,现如今大明人口应最多只有一千多户,丁壮估计能有五百万便是不错了。 这么多人丁壮,想着在维护大明安宁的情况下,再去征战整个世界,便还是有些不足。因此,还得鼓励生育。” “总的下来,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归结与粮食之上。只要大明百姓有富裕的粮食,人口便能增多,大明也就能跟着富强。之后的事情,便都可以一概而解!” “二哥,那粮食如何解决?” 朱标连忙追问道。 至于朱子安所说的情况,都十分正确。 “殿下,粮食问题,贫道已经在解决了!”朱子安说道。 “解决了?” 朱标一怔,一脸疑惑,“敢问二哥,你是如何解决的?” 身为大明的太子,储君,大明不论是什么大事,他都能第一时间得知。既然大明的粮食已经得到解决,他怎么不知? “殿下,你可知贫道在南城那种植的土豆与番薯?” 朱子安轻轻一笑,说道。 “番薯与土豆?” 朱标再次一愣,仔细回想片刻,好像还真有那么一回事。 而且,好像当时,自己也在好奇之下,跟着朱子安在自家的田地中,也是种植了二十亩的甘薯。 “可是,二哥,那番薯与土豆,经过这么多天的大旱,恐怕早就与那些麦苗一般,已经枯死了!” “殿下,它们并没枯死!” 朱子安咧嘴笑了笑,在朱子安一脸不信的神色中,缓缓说道。 “不出两日,整个南京城附近,便会下雨。到时候,那番薯与土豆,便又会重新长出来!只要接下来的雨水充足,贫道那五十亩的甘薯与五十亩的土豆,便可抵得上殿下那六百亩良田出产的粮食!” “两日内会下雨?” 在听到朱子安的前半句之后,朱标连忙瞪大眼睛,一脸惊喜的看向朱子安。 至于朱子安所说的那后半句,朱标直接自动忽略掉,认为朱子安是在说大话。 任凭那甘薯与土豆产量再高,还能比得上他那精耕细作的六百亩良田? “殿下,根据贫道的观察,今夜不下雨,明日便肯定能下大雨!” 朱子安轻轻的嗅了下鼻子,一脸肯定道。 仅仅只是坐在院中,他便是已经能感到一股细微的微风。 而且,微风中,还夹杂着一丝水汽。 凭借着他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些年的经验,近期必定要下雨。 “太好了,终于要下雨了!” 朱标满脸大喜,直接站了起来。 至于一旁侍候的万喜,也是满脸喜色。 “如此大好的消息,我要进宫禀告父皇!” 想着,朱标再也按捺不住,便是向着朱子安拱手告辞。 “殿下为何如此着急,天色已然不早,何不再多待一会,吃完晚饭再走?” 朱子安连忙说道,神情十分真诚。 “不了,不了!” 提到吃饭,朱标便不由的想到,昨晚之事,心中不由的满是阴影。 “父皇已经为大旱之事,快要忧愁坏了。既然得知如此好消息,我一定要尽快惊此事,告知父皇!” 说着,朱标便是逃也似的,疾步走出朱府。 于此同时,在城东的一座全是道士的法坛之上。 一众道士正满脸愁苦的端坐在法坛上,双手合并,做剑指状,嘴里一直念着一些常人难以听闻的经文。 突然,一众道士都是感到面额一凉。不由的全都张开眼睛,疑惑的看向对方。 尤其是,在看到对方的头发,在微微飘动之后,便都是眼孔大张。随即,连忙看向法坛四周的旗帜,神情狂喜。 “起风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