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9章 咱准了 (第1/1页)
“标儿,来了啊!快快起来!” 正坐在龙椅上,专心批阅奏章的朱元璋,抬头看到朱标,顿时满脸笑容。 至于一旁的朱樉朱棡朱棣三人,直接被朱元璋无视。 对此,朱樉三人只是心中暗自叹了一口子,随即便满脸讪笑的跟着朱标直起身子。 对于朱元璋这种日常无视,他们几人已经习惯了。 只要朱元璋不对他们发火,便是好日子! “父皇,儿臣今日将二弟三弟四弟带来,是有事禀报!” 朱标连忙说道。 “嗯?” 朱元璋这才缓缓看向朱樉等人,眼睛十分锐利。 “说说,你们几个又惹什么祸了?” “父皇,我等并没惹祸!” “就是,父皇,这几日,我们兄弟几个可是乖的很!” 朱樉与朱棣几人,急忙苦着脸拱手说道。 “真的没惹什么事?” 朱元璋满脸疑惑的问了一声之后,便是直接看向一旁的朱标。 “回父皇,老二老三他们并未说谎,他们这几日,并未惹着什么祸事!” 对此,朱标早已习以为常,虽然脑中还闪过刚刚朱樉朱棣等人鬼鬼祟祟的模样,但是,他还是一脸如常。 “父皇,我已经带过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去找过子安堂哥了!” “如何?” 听罢,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随即便满脸好奇的问道。 “回父皇,老二与老四,已经选定好今日去学什么,老三还在仔细考虑之中!”朱标说道。 “哦?” 听罢,朱元璋直接看向乖乖站立在一旁的朱樉与朱棣等人。 而朱樉与朱棡、朱棣三人,这会早已是满脸讪笑的看向朱元璋。 “老二,你今后想要去学些什么?”朱元璋问道。 “禀父皇,儿臣决定去学商,经商!” 朱樉连忙回道。 “商贾?”听罢,朱元璋微微皱眉。 “回父皇,正是去经商。” 朱樉心里一突,但仍是连忙解释道:“父皇,子安兄长都说,农为国本,商为国魂。农为一国之血脉,商为一国之利器!” “古有管子,强齐图霸,辅佐桓公九合诸侯,让齐桓公坐上春秋五霸第一的宝座!再有商君,鼓励外邦经商,直接让秦国拥有统一天下的资本!” “就算是现今,也有子安兄长,通过经商,让武当山成为人间仙境。并且,仅仅花了几两银子,便从外来夷人船队上,买下甘薯与土豆此种神物。 并且,子安兄长,通过经商,直接让南京城繁荣了一倍之于。并且,最显著的便是,子安兄长通过经商,仅仅只是几座商铺,便让宫内的生活,好了一个层次!” 越说,朱樉心中的信念,越是坚定。 因此,整个人说话的时候,都是在发光。 “父皇,儿臣坚信,商贾与农耕一样重要。儿臣想要通过经商,让我大明富裕起来。就连那沈万三,都可以以一介农民之身,通过经商,变成整个大明的首富,家中富可敌国。 儿臣坚信,我大明也可通过与海外蛮夷之国经商,也可让我大明人人都富裕起来!” 说完,不待朱元璋说话,朱樉直接满脸正色,对着朱元璋深深一行礼。 “儿臣知道,此想法有些大逆不道,但儿臣还是斗胆,恳请父皇同意!” 随后,朱樉这次抬起头,满脸忐忑不安。同时,眼中还有一丝的期待。 此次,还真是他最大胆的一次! 不过,能将自己心中所想所愿之事,说出来,是真的舒坦! “此事,咱准了!” 突然,朱元璋哈哈大笑说道。 “多谢父皇!” 这让朱樉一脸惊喜。 同时,一旁的朱标与朱棣等人,也都是满脸惊诧之色。 谁能想到,一向都很厌恶商贾的父皇,竟然同意大明的嫡系二皇子,去经商! “老四,你又是准备去学些什么?” 朱元璋又转头,朝着朱棣问道。 “回父皇,儿臣想要学些排兵布阵,想要带兵打仗,将来可以率领我大明万千铁骑,护我大明疆域安宁!” 朱棣微微一拱手,随即便是连忙回道。 “哈哈,好,这才有咱的风采!” 这次,朱元璋直接满脸笑意。 “此事,咱准了。” 说完,略微一思索,朱元璋便又微微抬起头,说道:“这些日子,宫内的所有兵阵书籍,你都可所有观看。另外,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去找汤和。 现在,徐达、常遇春、邓愈还有文忠这些大将,都在外征战。南京城内,也只有汤和一人。等到他们回来之后,你可以随意去找他们学习兵法之道!” “是,儿臣多谢父皇!” 朱棣连忙满脸笑意的禀报道。 而一旁,在看到朱元璋对朱棣如此待遇之后,朱樉与朱棡俩人,都不由满脸羡慕。 父皇这一句话,可是已经将大明那么几位顶级武将,都成为了朱棣的老师。 “至于老二你……” 这会,朱元璋也注意到了朱樉。 在脑海中转了一圈,最后看到下方的朱标之后,直接眼睛一亮。 “老二,既然你是想要学习经商,而在朝中,并无此擅长之人。因此,咱决定让子安带着你。在经商这一块,也只有子安,才是我大明最具有就是天赋的人才。” “儿臣多谢父皇!” 这会,朱樉更是满脸满意,甚至满心惊喜。 朱子安是谁? 不仅仅是制造出真一烈酒、冰箱、玻璃、钢铁、千里眼、精盐、白糖在这些每一件,都是神物的武当小神仙。 而且,还能带着大哥,从大明传奇首富沈万三身上,讹出五百多万两银子,与一千万石粮食之人。 甚至,还能从天下最大的老酸儒山东孔家中,又抠出十万石粮食,十万两白银,还有十万亩田地。 至于朱子安剩下的那些壮举,朱樉表示已经数不过来了。 反正,朱子安每做一件大事,朱樉都会在心中,默默的记载上。 不过,朱子安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些列壮举,已经在朱樉心中生了根。 现在,也渐渐的发了芽。 农耕、匠造、商贾,甚至是一些‘智慧斗争’,都没有任何人,可以比得上朱子安。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