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 性格决定命运 (第1/2页)
陈季平带着雷小倩母女回到人间界,先做了一些布置,魔蝠化身、无相天魔化身、大力牛魔化身被派到外域寻觅混沌灵脉和各种矿脉资源; 陈四郎和傻根则负责勘测四大部洲的地理环境,寂灭化身和李三郎则通过各种方式推动解决核~安全问题,必要时可以施展一些仙家手段! 重启道法时代,是个巨大的工程,陈季平从没想过一蹴而就,所以,前期准备工作都交给了分神或者化身来执行,他自己则继续炼制轮回盘,同时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穿越三千年的化身身上。 转世为伍子胥,与出身寒微的姜尚完全不同,生活在官宦世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伍奢则是楚国太子太傅,可谓官高职险。 他的命运转折,正是其父当上了太傅,太子被费无忌诬陷,作为太子师的伍奢受到牵连。 费无忌用计,欲将伍氏满门全部斩杀,以绝后患,却被机警决断的伍子胥跑掉了。 逃出楚国的伍子胥可谓是历经坎坷,最困苦时不得不乞讨为生。 辗转到达吴国时,迎来人生转机,他投靠公子光,荐专诸,成功刺杀了吴王僚夺得国主之位。 获得重用的伍子胥时刻不忘报仇,最终与孙武一起,灭了楚国,终于报了大仇,并帮助吴国登上了霸主之位! 可是,新王夫差登基,将功高震主的伍子胥冷落一旁,并不听劝谏,放弃联齐灭越的主张。 后来又听信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 激愤的伍子胥,临死之时留下遗言,要家人将他的眼睛挂于城门之上,看越国如何灭掉吴国。 果然,数年之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成功灭掉了吴国。 陈季平用“复仇王子”来概括伍子胥的一生,从其身上并没有得到多少命运的感悟,但是却对因果之道又了更深的认识。 伍子胥父兄被楚王所杀,这是因;借吴国力量灭楚,这是果; 他为达目的,助公子光刺杀了吴王这是因,其所作所为被夫差所忌,这是果; 成于吴,亦败于吴,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人,注定会是一个悲剧人物,所以通过因果道法,便可推算出这个人的结局。 而事实上,几乎所有把复仇当作毕生追求的人,结果都不会太好,因为仇恨滋生戾气,戾气非天地正气,与天道的意志相悖,放不下仇恨,自然没有好结果。 当然了,有仇不报非君子,该报的仇还是要报,只不过要选择适当的方式。 一段人生结束,另一段人生又开始了。 化身转世的第三段人生,变成了一个奴隶。 奴隶的命运,往往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仅仅因为打碎了主人的一件陶器,就付出了年仅十一岁的生命。 这段人生虽然短促,却让陈季平产生了极大的触动,“我命由我不由天”,听起来多么让人振奋的豪言壮语。 但是,倘若一生下来就是卑贱的奴隶,说出这样的话,简直是天下最大的玩笑。 这也让他怀疑“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说法是否正确,反而“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说辞更贴近事实。 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跟着化身进入了第四段人生。 这次居然托生成了一个女子,而且生在一个吃穿不愁的中等贵族家庭。 幼年之时,除了学习各种礼仪,让人比较苦恼外,基本上还算幸福。 十四岁时,喜欢上了表兄,可惜家族出于政治目的,将她嫁给了另一个贵族公子。 在两个家族交好之时,她成了维系两族关系的纽带。 但是,当两个世家交恶,她又被冷落了。 后来,母凭子贵,过上了一段自在的生活,只不过,随着家族的没落,颠沛流离,最终病死异乡。 这样一段人生,其命运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说是身若浮萍或许有些夸张,但是从来没有自己把握住命运。 反向思考,如果在少年之时,毅然跟着表兄私奔,而非成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会不会更好一些? 喜闻乐见的情况是,从此“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根据战国时代的社会环境推断,私奔的结果几乎注定是悲惨的,政治联姻反而是不错的结果。 这让陈季平想到,有时候与命运抗争真的好吗? 巧的是,进入第五段人生,恰好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例子,而这个人生于普通农人家庭,日子本来过得平平淡淡,后来因为被征调入伍,在一次大战中,断了一臂。 但是这位身残志坚,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一点小运气,积攒了一份家业,后来娶妻生子,儿女满堂,落了个善终。 从这段人生来看,如果因为人残废而沉沦,将来的日子必不好过,而他选择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终是部分改变了命运,这说明人不能屈从于命运。 那到底什么时候要与命运抗争,什么时候顺天应命呢? 陈季平感觉已经触及到了命运道法的基本法则。 在化身进入第六段人生之前,第六块轮回盘终于完成,他在小宇宙中进行了一番测试,有些地方需要一些改进,不过基本上符合要求,若是这套轮回盘投入使用,至少能让地府的工作效率增加五成。 轩辕逸华派人送来了筹集的材料,来的人陈季平非常熟悉,“恭喜力牧兄平步青云,以后可要多多关照哦!” “你马上都是圣人了,还给我开这种玩笑?”力牧神君苦笑道。 “怎么,最近日子过得不顺心?” “千头万绪,可用之人就我们几个,实在是太累了!” “天庭那些人还是不听管束?” “是啊,五方帝君,各执掌一方,听调不听宣;满天星宿和神仙,阳奉阴违;原天庭的那些家伙,大半不参加天庭议事,摆明是想晾着我们!” “轩辕难道不想想办法?” “已经通过伏羲圣人,调遣了一批仙吏,算是勉强支应,但是,马上就要就任昊天上帝,如果只凭这些人撑场面,岂不让人看了笑话?” 陈季平听他发牢sao,已然猜出了对方的意思,不过他并没有顺着话茬继续聊下去,而是转移话题道:“上界华夏学宫筹建的如何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