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模仿作案 (第2/2页)
模仿而展开的犯罪行为。模仿以往的连环杀手,利用别人已有的犯案方式进行犯罪活动。这当中,以当时轰动一时的开膛手杰克案为典范。模仿效应,是模仿作案的基础。 模仿理论创始人塔尔德的「模仿法则」中有一条「自上至下法则」,低劣者模仿优越者,下层人物模仿上层人物。而持有反SHE会人格的「犯罪」的行为,正是通过模仿「偶像」来让自己获得「成功」。 哪怕是这样的出名,也会有人为之不顾一切。 但是,辛德瑞拉案并没有被媒体大肆报道,所以很多案件的细节并没有展示在公众眼前。 因此,这起模仿案才会如此漏洞百出。 媒体在犯罪模仿效应中起的作用并不大,毕竟在报道的过程中,媒体还是受到很多限制,既有来自体制的,也有自身警惕的。除非是较为集中的报道,或者是频发事件。当热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勾起一种疯狂的崇拜。 这个案子让辛德瑞拉案再一次被翻到了明面上… 一川摘掉手套,往嘴里叼了一根棒棒糖含糊不清的说着。 “我们要找,一个疯狂的崇拜者。” 曹贺将玻璃水晶鞋反复研究,在鞋子内侧找到了一个激光的标签。 “先从这个开始,阿乐,从这个标签查下去。苏勤尸检报告多久?” “尸体被抛弃的地点有太多干扰因素,加上天气原因,可能得两天。” “有办法更快吗?” “最快一天半。” “行,你抓紧,有什么需要的让卢秋特批,忙不过来让吴钺文帮忙。” “好。” 曹贺看着建筑工地门口的断头路,给交通管理中心打了几个电话。 “恩,对,魏素欣借调流程今天内走完,恩…恩恩……我知道,我知道你那儿缺人,互相体谅互相体谅啊。” 一川坐在一堆钢筋建材上,从高处观察着整个建筑工地。这是一个绝佳的弃尸场所,相对于劣质的模仿,弃尸的手法则更为高明。怎样的人进入工地,毫无阻拦又毫不起眼…那就是建筑工人本身。考虑到建筑工地会在夜晚进行封闭,封闭期间非内部人员不允许擅自进入。建筑工地周围有一人多高的围墙,考虑到尸体的重量,翻墙进入的可能性也很小。那么……凶手是建筑工人的可能性很高。 建筑工人收入相对较少…… “曹贺,先排查建筑工地的所有人员,尤其是三十至三十五岁的青壮年。从衣料褪色的程度看,可能是前一天七点至七点半抛尸到这里的。” “褪色程度?” 一川扬了扬自己手里的手套,拇指和食指处有些青蓝色的痕迹。 “即便料子再不好,褪色也有一个度。从手感判断,公主裙的料子是涤纶,也就是聚酯纤维。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结实耐用、弹性好、耐腐蚀、易洗快干。染色性较差,但色牢度好,不易褪色。从手套上沾染的青蓝色判断,应该是泡了有将近十二小时。从报案时间倒推,也就是一天前的晚上七点半左右。” 曹贺看出那是涤纶的,但褪色程度……不在他的常识范围内。他找来了该工地的负责人,询问一天前晚上七点半左右是否有什么异常。 工地负责人是一名中年男子,大约四十来岁。皮肤黝黑,干瘦却很精神。 “晚上七点半……那是大伙吃饭的时候。咱们做工地的,吃饭都没个准点,要不是这两天下雨混凝土浇筑不好做,也不会统一吃饭。” “那有没有哪个人吃饭的时候不在?” “嘶……这个…吃饭的时候坐得都比较分散,也不能说谁在谁不在的。” 一川插了句嘴。 “有没有谁,没去打饭的?” “这我不清楚,这样吧,工地上负责伙食的是我媳妇儿,我给你们叫来问问。” “行,麻烦你了。” 工地负责人的媳妇倒是个富态的,白白净净,一双手上满是rou坑,笑起来挺喜庆。 “那天大雨,基本上都来吃饭了……就那个林头和赵喜没来。林头是病了,没什么胃口,我后来把饭给他送过去了。赵喜兴许喝酒去了,这人是酒鬼,整天整夜的喝。要不是干活还成,早就被轰出去了。” 林头、赵喜成为首要嫌疑人。 林海,四十岁,高中学历,工地包工头。案发当天,因病在工地医务室睡了一天,有值班医务人员作证。 赵喜,三十五岁,初中学历,工地泥瓦匠,失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