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 治理城池 (第1/1页)
“那几人太弱啦,我才凝聚了一点点的杀气,远远不够啊。” 白起意犹未尽的跟了上来,他依旧一席白衣,根本没有沾染一点血迹。 若不注意到他那淡红色的眼瞳,恐怕所有人都会认为他是长相俊秀的儒雅书生。 白起玩弄着手中淡金色的宝剑,朝着大秦虎卫指了指,“这几个不错。” 大秦虎卫似乎有些害怕眼前这位少年,都离得远远的。 “别胡闹。” 秦渊白了他一眼。“以后有的是机会,面对敌人我不管你怎么做,但对于自己人和平民百姓,这是万万不可逾越的,否则,世间将不再有杀神。” “明白明白,别看我杀起人跟魔头一样,其实心神很清醒,该杀的人一个不落,不该杀的我绝对不会侵犯。” 白起露出洁白的牙齿。 秦府外早有下人备好了战马,秦渊一跃而上,白起则是站在那里,与那匹战马大眼瞪小眼。 秦渊微微挑眉,正准备出声之时,那战马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白起这才满意的坐了上去,然后战马才缓缓爬起来。 “你还有这等本事?” 街道上,秦渊一行人缓缓骑行,由于是在城中,处于早市赶集,来往的人非常多,所以速度并不快。 “杀气的简单运用而已,等我恢复实力,还有更多奇特的能力,甚至能让女人当街脱衣服...嘿嘿嘿。” 白起咧着嘴笑道。 “咳咳,那个你的功法能让我修炼吗?” 秦渊漫不经心的问道。 “主公,以你的本事,大把的女人想上你的床,何必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难道还有主公你搞不定的女人,你要是信任属下,可以交给我啊。” “唉,天下女人多的是,何必独恋一支花。” “好文采!好文采!!!” “......” 秦渊选择了闭嘴,这白起简直是个问题少年,不知道如今这个世界,有没有精神病医生? 秦渊一行人并没有去县衙,而是前往了北城门。 按秦渊昨晚的命令,此地正在开粮施粥,许多流民都赶了过来,此时排了几条长长的队伍。 秦渊看了一会,许多人都是面色苍白,衣衫褴褛,大多都是逃难而来的平民百姓。 如今正值乱世之际,中原地带更是战乱频发,若是一般家族倒有点自保的能力,但普通百姓那便惨了,基本上受难的都是他们。 至于夺得城池之后的掌控者,哪有心思去关心平民百姓的死活。 他们的粮食连士兵都不够吃,希望他们开仓赠粮,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队伍中,当然少不了混杂着衣裳还算完整的百姓。 看到秦渊一行骑兵过来,连忙低下了头。 秦渊扫了一眼,便看向另一边,此时几名士兵正坐在那里,旁边是征兵告示。 “这白面馒头就是好吃。” 一名士兵举着热乎乎的馒头,大声喊道。 “搭上点咸菜,简直是人间美味。”另一士兵附和道。 “这早餐怎么能吃饭呢,馒头配粥才是正道。” 冯诚九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大碗,走到旁边施粥队伍前,让人乘上一碗热粥。“我秦家家主担任县令就是不一样,不仅我们士兵的伙食改善了,每天还给你们施粥。” 说完,冯诚九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下,将白面馒头吃了下去。 “新令招兵啊,所有待遇翻倍,每天米饭管饱,三天吃一顿rou,一人吃饱,家人无忧。” 冯诚九拍了拍手,搬过一张凳子站了上去,冲着领粥的队伍喊道。 条件听起来一般般,可是对于如今世道的流民难民来说,当兵恐怕是唯一的活路。 征兵令,在县衙派人张贴告示之后,早便传遍了整个明武城。 许多年轻力壮的适龄男子,早早便等待着。 如今能够吃得饱饭的,谁愿意去当兵,当兵便代表着打战,那便有战死的风险。 可是,若是不当兵,恐怕死得更快。 这乱世,手无寸铁的百姓,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冯诚九一招呼,顿时有许多青中年涌了上去,甚至还有十一二岁的孩子,五六十岁的老头。 “一个一个来!” “别挤别挤,好好排队!” “本队长只招精兵,那个老头就别来了,老子怕你讹我,还有那小屁孩,回家吃奶去。” 冯诚九带领着士兵,将愿意入伍的人一一登记起来,然后让人带到一边去进行检查,检查通过的才能送往军营。 “看来,招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秦渊看了许久,喃喃道。 “主公对于乱世还不够了解啊,这些平头百姓吃了这顿没下顿,甚至还有被官兵抢劫的危险,若是能够成为士兵,那至少不用担心饿肚子,至于死活?等活到明天再考虑。” 白起淡漠的看着这一切,心中毫无波澜。 “说的是,若是有足够的粮食,全城皆兵未必不可。” 秦渊露出了笑容。 “没错,可是主公有那么多粮晌吗?”白起问道。 “当然。” 秦渊自信道,看向另一边,正是以工代赈的告示,同样排了不少人,其中妇人老人居多。 “走,我们去一趟县衙。” 一路走来,秦渊发现城池治理得还算不错。 看来沈家对于治理方面,有几分本事。 城中依旧有许多原住民的百姓,正在摆摊交易,似乎没有受到影响。 战乱还没有涉及到明武城,所以城中百姓过得十分安逸,正因为如此,吸引了非常多的流民难民,这也是城门处许多人领粥,争先恐后当兵的原因。 如今北边南边都有战斗,明武城反而是乱世之中,少数的几座还没有经历过战火的城市。 不过,安稳的日子并不多了。 县衙中,四周的衙役忙得焦头烂额,一条条政令从他们的手中传递出去。 此时,秦渊正听着沈利文的禀报。 对于昨晚秦渊所说的几条命令,一一安排妥当。 这位县丞并非无能之人,反而业务能力十分强,从一路上赶集的百姓,以及城中风貌可以看得出,沈利文将明武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府库里面的粮食,最多支撑五天的,五天后就要消耗殆尽。” 沈利文说道,看秦渊面不改色,继续说道,“各家送来不少护卫家丁,已经达到四千多人,要不要削减一些?” “不必,有多少人要多少人,难道你以为北羌族的骑兵会少吗?” 秦渊右手轻敲着桌子,看来各家手中的力量并不少啊,三千人真的是低估他们了。 “若是解决粮草问题,倒是不怕。” 沈利文担忧道,“周围几个城镇,都派人过去传报消息,这几天预计有两万人来到明武城,这个吃住是个大问题,若是做得不好,容易引起民变。” “粮食的事不用担心,一切交给我。” 秦渊镇定的说道。 沈利文三番两次提到粮食问题,担心程度自然不用多说。 民以食为天,不论太平世道还是乱世,粮食都是重中之重。 同时,看得出来沈利文尽心尽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丝毫没有一点怠慢。 “那就好,相信县令大人能处理好。” 沈利文又道。“另外,靠近祁峰山脉有一座小镇,叫天峰镇,盛产铁矿石,一直是秦家在管理,我们衙门的人也不好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