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8章 暗战发布会 (第2/2页)
的雪白,充满了妖异的魅力。 华国电影的改革之路是漫长的,近10年来,电影市场在经历了“放开发行”、“放开制片”这两大助推器后,终于在2001年迎来新的政策,即“院线制”。 毕竟今年全国的电影票房已经跌至谷底,若除去港岛都不足八亿,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这么大的国家,还没有一家票房超过3000万元的影院,超过1000万元的影院只有15家。 国家也是下了狠心,甚至强制规定时间,务必要在明年中旬形成院线,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将停止供应进口分账影片。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打破行政区域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树立以影院为中心的发行放映格局。让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供片,从而激活终端市场,使票房收入止跌回升。 而港岛电影呢?自90年代开始,电影业就开始急剧下滑。多数公司无力支撑整条院线,影院商逐渐从制作、发行中分离出来,目前放映院线也只有七八家大公司。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港岛电影“小作坊”式的创作模式,这在前期或许不错,使它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商业竞争。 可一旦一部片子火了,赚大钱了,便会出现一堆的跟风模仿之作。 制片公司只挣眼前的钱,不管往后的路。层出不穷的粗制滥造,终于腐蚀了“港岛电影”这块金字招牌,甚至本土票房前列也被国外大片攻占,日暮西山的状况令人感叹。 《暗战72小时》的电影发布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启。消息刚刚传出,就立刻引起了华国整个电影界的轰动。 原因很简单: 第一,这是“院线制”政策提出后,首部内地港岛合拍片,可说是两地合作的结晶,吹响了本土电影对抗好莱坞大片的号角。 第二,任平生个人投资2200万拍摄电影,打破了港岛警匪片的投资记录,堪称近10年来,最高的电影投资风险。这意味着,任平生至少要获得6500万票房,才能够保本。 开玩笑,要知道港岛电影目前过千万,都是件极难的事情。6500万?好吧,大家都想看看这疯子是怎么死的。 电影圈普遍不看好,风华娱乐的掌门人薛鼎茂更是公开嘲笑道:“任平生写书的本事我佩服,不过,电影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年轻人不懂沉下心学习,只知道好大喜功,现实会教会他做人。” 搞媒体的消息灵通,任平生因为周凌薇与薛家杠上,早就是公开的秘密。这次薛鼎茂对任平生开启嘲讽模式,也将双方的矛盾摆到了台面。 第三,导演孟峥嵘的超高话题。这位在华国是当之无愧的“天皇巨星”,影视歌三栖全能。只是若提到导演,大家只能给一个“呵呵”。毕竟他先后两次扑街的成绩,已经造成过不小的轰动。 《暗战72小时》对孟峥嵘可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究竟是一飞冲天的证明自己?还是再次惨败,连带着坑一把自己的兄弟,大家都拭目以待。当然,相信后者的要占绝大多数。 2001年11月9日,天气晴。 孟峥嵘缓步走进粤海投资大厦,白色衬衫搭配黑色西装,配合他独特的气质,更显贵气,让人不得不想要多看几眼。 “孟导来了!” “孟导早上好!” 一路上,剧组人员纷纷与他打招呼。孟峥嵘看向四周,心情颇为激动,这座28层的大厦是他的战场,新片发布会与首场拍摄都将在这里举行。 “大家早上好,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陈国强推了推眼镜,笑着走上前,“没问题,就等着孟导一声令下了。” “是啊孟导,大家可是铆足了力气,这次说什么也要狠狠打那群家伙的脸。” “那群狗仔,瞧不起谁呀?” “孟导我们永远支持你!” “一群捕风捉影的家伙,我们可是准备拿金像奖的剧组。” 孟峥嵘放眼望去: 制片人兼副导演:陈国强 摄影组组长:郑朝阳 美术设计:冯斌 灯光:胡国超 场记:罗景庭 还有摄影指导、摄影助理、灯光助理、道具领班、化妆师、服装管理、爆破人员等等,加在一起也有五六十号人,一个个群情振奋,斗志昂扬。 “咱们出品人跑哪儿去了?” 陈国强指了指隔壁,笑着回道:“他与几个演员都在那里,等着与孟导一起去发布会现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