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情况特么不对! (第2/2页)
”之类。 现在只有公室的子嗣能被称为“公子”,某国君的孙子叫“公孙”。 所以了,要是谁穿越过来,逮住一个谁就喊“公子”,不但是在害那人,也是自己不想活了。 吕武称“祁公”是恭维祁奚在公族的声望很高。 晋国公族中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不多,祁奚算是军中职位比较高的一位,他所在的家族实力也不弱。 更重要的是,祁奚非常聪明,脑子一直很清醒。 一阵饮宴过后,到了说话的时间。 祁奚告诉吕武关于秦国的消息。 有些是吕武之前已经得知,更多属于没打探到消息的部分。 其中包括秦国想要赎回被俘的秦人。 看来秦国的新君知道关键,土地被侵占还能夺回去,一时间的人口锐减对秦国的影响更加要命。 秦国正处于半农耕和半游牧阶段,秦庭能够实际调动的人手远比想象中更少。 不然的话,一个人口一百八十万的国家,卯足了劲怎么只可能调集六万战兵? 只说明秦君能够实际约束的贵族数量不占多数,更多的贵族要么调动不了,或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调动。 吕武对晋国愿不愿意归还秦人战俘,很在意。 老吕家这一次获得了一万三千秦人俘虏,不算获得最多,却也不是最少。 这一批劳动力对现在的老吕家至关重要,一旦被拿了回去,建设进度必然遭受致命影响。 祁奚说道:“秦国割土,君上召集有功之臣,阴子有大功,不可不在场。” 说起来,吕武在那一次战役最大的功劳不是其它,是破了“雍”的城门。 这是一件极度羞辱秦国的事情,却是给晋国大涨威风的举动。 将来意说明,祁奚不想有过多的耽搁,没有做停留就又离去了。 国君当然有召集封臣的权力。 只是在晋国,一般是由元帅进行召集。 吕武没有马上动身,他需要等一等。 这一等,果然等来了栾书的召唤。 “现在晋国愿意给国君保留脸面的‘卿’不多,栾书会是一个。”吕武对这个看得很透彻,想道:“栾书毕竟是元帅和执政,权力的基础在国家,需要为国家保留颜面。” 不过,他觉得栾书也忍不了多久。 身为元帅、执政和中军将的栾书,他是因为职责而顾着国君的颜面,随着国君一再胡闹下去,耐性总有被消磨干净的那一天。 吕武安排好了家族该干什么的事情,调集五百名武士和一千名属民,踏上了往新田而去的道路。 一路上,他们偶遇到了很多一样要去新田的队伍。 跟往常一样,各支队伍不会刻意靠近,甚至会进行防备。 这一次对秦国的战争获得大胜,有功之臣获得的奖赏太少。 吕武事先就知道肯定还会再起波澜。 有功不赏是大忌! 国君手中已经没有多少能够赏赐出去的土地,升爵的附加福利就是增加封地,像吕武得到了升爵,却少了土地的赏赐,封赏并不完整。 晋国的大多数土地被几个“卿”掌握在手里,他们的土地历来有增无减。 等于说,晋国的“卿”除非失去卿位,可以自己下台,也能被攻杀灭门,要不晋国的土地现状难以改变。 这也是晋国目前正治生态形成的原因。 那些“卿”的实力越来越强,国君当然就要被压制。 现在维持晋国平稳的不是国君,是几个“卿”相互忌惮。 吕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来到新田。 他们刚刚进城,天空飘下了细雨。 老吕家在新田并没有产业,每一次来都要找韩氏或是魏氏借地方。 比较令人纳闷的一点是,新田这边的土地无法买卖,需要取得国君的首肯,才能拥有使用权。 实际上,现在的土地都无法私下买卖。 吕武的晋升速度太快。 晋景公时期,吕武还没那个资格获得在新田的土地。 等姬寿曼这位新君继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