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炫耀武力 (第1/2页)
晋国爆发内乱了! 只是,什么时候晋国不隔一段时间内乱一次,会显得非常的不晋国。 这一次爆发内乱的是郤氏。 而在之前,郤氏的大宗和伯宗矛盾并不显得太过尖锐,以至于郤氏爆发内乱,搞得很多家族感到错愕。 “栾氏早知道郤氏的内部矛盾,也窥视到大宗之前的兵力调动?”吕武脑子里出现了栾书那一张温和又有威严的脸庞,想道:“是栾黡口无遮拦,导致伯宗逃亡,迫使郤氏大宗不得不提前动手吗?” 要真的是那样的话,栾氏之前与郤氏的事都算小矛盾,经过这一次栾氏和郤氏算是彻底结上大仇了! 本来的事情。 郤氏大宗一直在隐秘地布局,明明能够准备就绪后再发动,却是被栾氏打乱了计划。 吕武很惊讶伯宗的果断,只是栾黡的一句话而已,来了个当机立断的逃亡。 从某一个侧面来讲,伯宗的当机立断也能证明一点,郤氏内部的矛盾远比显露出来的要大,到了一方必须消失的地步。 吕武无法得到更多的消息,只知道郤氏大宗在伯宗逃亡后立刻动手。 那么,伯宗逃亡之后,是向哪而去了? 他选择的逃亡国家是楚国。 此后,楚国多了一个伯氏家族。 吕武在等毕阳,一直都在等。 消息传达速度不快的年代,郤氏的内乱波及范围有多大,很难短时间内为人所知。 这一段时间,魏氏并没有人过来找毕阳。 他正在接受魏晗的接待。 娘家人来做客对出嫁女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但凡能够接待,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 魏晗请示了吕武,请求将半山腰的某个庄园划出来。 吕武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阴”地多山,老吕家在某些山的半山腰建了不少庄园,除了最大的那一座用来召开例常会议,其余都算是度假山庄的性质。 诸夏的知识份子对居住在山里,一直有着特殊的钟意。 他们觉得贴近大自然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层面得到升华,一些很难想得明白的事情,只要居住在山中就能偶有灵光,来个迎刃而解。 吕武会在半山腰建造多处庄园,主要是从那边瞭望的话,能够将大半个“阴”地的平原尽收眼底。 当然,其实也是取决于山没有那么陡峭,建设起来的难度不大。 另外就是平原正在大开发时期,看上去很乱的同时,还显得非常吵闹。 吕武本身对吵闹没什么特别的抵触。 再吵闹的话,还能跟现代居住在城市的街道相比? 家里的老祖母和几位夫人,包括孩子,他们则因为又乱又吵闹的关系,精神状态变得非常不好,搬到半山腰居住也就成了必要。 索性吧,多建造几座庄园,拿来赐予家臣。 城池没建设完成之前,半山腰成了老吕家高层的主要居住地。 等城建立起来,再当成度假山庄就好了。 吕武左等右等,作客的毕阳没有什么表示。 他不能就那么干等着。 老吕家的发展建设自有制度,该做一些什么早有方案。 挖下水道的工程作业远比预估中要快! 依照当前的进度,下水道不出现意外将在一年三个月内完成。 部分属民的搬迁和耕地的开荒,一直由虞显在负责。 这位家臣几次汇报,进度方面只能说是按部就班。 在提拔武士方面,每提拔一批都需要吕武亲自cao作,其他人不能替代。 等提高了那一部分人的社会地位之后,cao练事项则是由宋彬在负责。 吕武去查看训练。 重步兵已经将“龟甲阵”训练得有模有样,转为在训练分梯队推进战术。 其实“龟甲阵”只在某些特殊时刻才能展现效果,一般是用在攻城战上面。 野战的时候,“龟甲阵”的作用是用来防守反击。 吕武从“龟甲阵”开始训练重步兵,注重的是加强纪律和团队协同。 因为晋国的制服颜色是鲜红色的关系,一帮身穿环片甲或胸甲的重步兵,扛着将盾面涂成红色的盾牌,很有一种画风错乱的画面感。 宋彬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向吕武提出了一个建议。 他认为既然要发展重步兵路线,是不是将重步兵的优势更多层面地发挥出来? 或许应该增加重步兵的武器种类,比如添加一种长度两米左右的轻矛。 不得不说,建议很中肯。 手持短剑又扛着大盾的兵种,结成紧密阵型抵近敌军,人贴人的交战状态下有非常大的优势。 关键的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是每一次都能创造出想要的交战环境。 宋彬还提出一个观点,认为重步兵只适合阵地战。 重步兵当然只适合用来打阵地战! 每一个兵种都有它的独特之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地方。 让重步兵去打运动战,更大的可能性是先把自己累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