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是俺让魏氏免遭覆灭! (第1/2页)
吕武该多傻才会去给栾书当刀? 他觉得魏氏是想向上爬,渴望得有些魔怔了! 魏氏不知道被栾书蛊惑了什么,乐意掺和进去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怎么还想着把吕武给拖下水? “已恶郤氏……”魏相满脸不解地说:“韩伯顾于赵氏,岂有余力?” 这是魏氏觉得吕武已经冒犯了郤氏,帮忙找个能投靠的靠山,选阵营接受庇护? 吕武差点脱口而出一句:我谢谢您了。 魏氏没看到栾黡跑去道歉吗? 郤锜一点面子没给栾书留,还会因为忌惮栾氏,要报复吕武就不进行报复了? 没看到栾书立刻反击。 不,看样子栾书在反击了,只不过干的是让别人上。 吕武去了,完全送上门,必然会被推上前台! 栾书到底给魏氏一家子承诺了什么? 吕武很惊讶地看向魏相,说道:“武从未奢望韩伯如何。” 他真的从来没有指望韩厥能为了自己跟谁死磕,甚至都没有想过韩氏就该给自己兜底。 时至今日,韩氏为什么选吕武联姻,他都没有真正地搞明白,只是猜测程婴在其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这个联姻也不是太有意义。 韩氏嫁给吕武的女儿是嫡出,却不是嫡长女。 不懂礼法的人可能不了解嫡长女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简单的说,任何家族的嫡长女都能行使家族的某些权力,也就注定这个身份所带来的意义。 各个家族在婚嫁方面,嫡长子和嫡长女的婚姻从来都不能随随便便。 可以从哪个家族的嫡长子与嫡长女的婚姻选择对象,看出他们是个什么样的风向标。 这种惯例一直延续到现代,只是“意味”没那么浓了而已。 要是还迷糊,想想那一句“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就懂了。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能传下去的名句,一般是有其意义的。 韩氏在吕武初入军中给了一个“渠道”,就是一直以来最大的帮助。 后面吕武取得了什么成就,哪一样是平白无故来的? 所以了,韩氏对于老吕家来讲,更多的作用是恫吓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真正有实力想动老吕家的家族,韩氏其实也扛不住。 说好魏氏跟韩氏一块玩耍的。 现在,魏氏是有什么新想法吗? 魏相还是一脸的不解,说道:“武畏惧郤氏?” 吕武心想:“在晋国不畏惧如日中天的郤氏才是稀奇。” 他不好问栾氏到底给魏氏承诺了什么,以至于魏氏做出了选择。 至于说出去当刀? 吕武琢磨着,魏氏还能扛郤氏揍几下,老吕家扛一下都难。 摇旗呐喊的事情可以做一做,当个行动派就免了。 “如此啊……”魏相看上去很失望,说道:“我原以为武有进取之心。” 抱大腿,选粗的抱没有错。 现在看上去,栾书占了身份上的很大便宜,栾氏的家族实力也不若,并且还有荀氏和中行氏团结在栾氏左右。 栾书不知道还拉拢了谁? 以魏相的表现,他显然在这一场栾氏与郤氏的对抗中,选择了站队栾氏? 是魏相,不是魏氏。 “如此说来,是相好意?”吕武明白是魏相自己的主意,不是魏氏长辈让魏相过来。他觉得这样意义就不同了,说道:“莫以为郤氏为公敌,将步赵氏后尘?” 魏相比较直接地点头,说道:“跋扈非为罪,不知收敛为是。” 可以将这一句话理解成:天欲使其灭亡,必使其疯狂。 掌握了不被审判的实力,跋扈的确难以被定罪。 多少嚣张的人,不就是得罪了太多人,又得罪不该得罪的人,才遭到收拾的吗? 所以,进行审判的前提是,拥有去审判的实力。 魏相看到了郤氏的风光,也看到了郤氏名声彻底恶臭,察觉到郤氏与栾氏正式对上,认为郤氏风光不了多久了。 要不怎么说魏相是晋国第一才子,有一颗聪明的脑袋呢? 只是,他判断对了局势,却没有做到真正的审时度势。 一件对的事情,也要看是在什么时候。 现在入场,显然为时过早。 魏相承认是自己的判断,导致吕武心里略略不好意思。 感情魏相是真的想拉自己一把,才会有这一次来邀请。 他开始自我审视,疑心病是不是重了一些? 审视下来,他决定该有的警惕心一点都不会放低,要不什么时候完蛋都不知道。 “元帅……”吕武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元帅善忍。” 善于忍耐的人,没有冲锋陷阵的勇气,他们更加擅长躲在阴暗处,靠着聪明的脑子编制网。 这样的人想对付谁,会去精挑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