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4章:卧槽?简直尴尬得一批! (第1/2页)
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赵武来了。 只是,他的队伍看上去有点寒酸。 武士的人数不会超过五百不说,战车的数量太少,随行仆众三百。 看一个家族的出行队伍寒不寒酸不止看人数。 对有底蕴的家族来说,出门有没有携带匠人才是一种逼格。 话说,出门带匠人是做啥? 现在旷野基本没有人烟,其实有人烟也基本抓瞎。 谁还能保证出门车不会坏。 以为现在是一个电话就能几十上百里,喊来修车师傅的年代吗? 在知识传播不广的年代,讲究术业有专攻之下,让武士、仆从去修车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要带上匠人的原因。 尤记得,魏相第一次来老吕家,队伍之中就有四十名匠人随行。 什么叫逼格? 魏氏就充分摆足了格调! “武!”吕武喊别人这名有点不习惯,他却知道有非常多叫武的人,一边迎上去,一边大笑,对着下车步入亭子的赵武说道:“今夕再来,武已是上大夫与帅了!” 今年赵武才十一岁。 他在新田时,由韩厥进行主持,行了弱冠礼。 其实就是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十一岁行冠礼在贵族阶层是一种特殊情况,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弱”,老赵家的这孩子是真的年幼啊! 讲开了就是家族的长辈基本完蛋,又或是长辈中没人能挑大梁,才让一个小孩子承担起领导家族的重任。 赵武是赵氏主宗独存的男性继承人。 韩厥将赵武喊到新田,又紧急地行了冠礼,与当前晋国的情势相关。 老吕家的吕武,行冠礼也没等到二十岁,一样是弱冠礼,并且只有一名家臣作为见证人,老心酸了! 赵武行冠礼之后,带着忐忑的心情,一一拜访除了郤锜和郤至之外的几位卿。 他收获到了大多数“卿”的善意,自己都觉得挺意外的。 “武!”赵武稚嫩的脸上有着真切的喜悦,快步走上去抓住吕武的手臂,说道:“终相见也!” 他们已经将近三年没见面,经由韩氏那边的帮忙,通信却是没有断绝过。 一直以来,吕武见赵武对自己那么尊重,始终感到迷惑不解。 那种尊重是体现在封地建设遇到难题,赵武会在信里向吕武寻求帮助。 一些思想上的困惑,赵武也没有掩饰。 其实,也就是吕武了。 韩厥对赵武够好了吧? 没见韩厥教导赵武什么知识。 一开始没发现知识很私人和可贵的吕武,他干了几件这个时代贵族不会去做事。 例如,拿出炒菜法分享给魏氏和韩氏,在其他贵族看来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他们并不知道吕武连冶炼技术都交出了一部分。 只是那些贵族哪里知道一点,要是吕武没用技术作为敲门砖,人家魏氏凭什么对他高看一眼? 现在,吕武已经认识到知识的可贵,再来也是有了不需要太过于卑躬屈膝的实力,一项技术都没有再拿出去了。 他们现在这个亭子吃喝了一顿。 这个是现在迎客的标准。 也就是在自家封地那个迎来送往的地方,先展现自己的热情,以示真诚的欢迎。 吕武问道:“无忌与起,未一同前来?” 赵武说道:“韩伯不允。” 可能是年纪渐长的关系,韩无忌近一年有些浪。 他一再与智朔、士匄、等等二代搅和到一块,走马遛狗只是平常cao作,听说还干了欺凌其他贵族的事情。 韩厥是一个讲求低调的人,历来在几位“卿”中就没有太强的存在感,表现出了不惹事和怕事的人设。 这么一个人,怎么能允许自己的孩子去干高调的事情? 他不但将韩无忌禁足,连带韩起也遭了池鱼之殃。 “哈?”吕武表情有点怪,问道:“无忌欺凌何人?” 赵武不觉得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地方,直说道:“单公之子原叔。” 吕武一时间没想起单公是谁。 直至赵武提起这个单公参加过“麻隧之战”,才让吕武想起来有这么一个人。 现在晋国是中原霸主。 强者引领风sao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其中包括吸引各国的子弟前往见识。 那个原叔是单公姬朝的第三个儿子,出现在新田是游玩也是公务。 说是公务,原因在于单公姬朝有一名叫姬周的弟子。 姬周是晋国现任国君姬寿曼的侄子。 晋国有一项国策,国君历来会将自己的大部分或是全部儿子,给流放到国外。 姬周就是某个被流放出去晋国宗室的子嗣,还是有继承权的那种。 吕武已经知道单公姬朝。 可是! 他真不知道单公姬朝有一个叫姬周的弟子,还是现任国君的侄子。 “等等!”吕武从赵武嘴巴里知道了姬周,瞬间睁大了眼睛,急促声问道:“此公子,今夕何在,是何年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