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阴氏崛起之速,诡也! (第1/2页)
春秋大领主正文卷第204章:阴氏崛起之速,诡也!三千甲士使我膨胀——吕武! 其实,没有的事。 装备的优劣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却不是百分百。 很多时候,明明装备优于对手几倍甚至几十倍,真的打起来却是大败亏输,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决定战争胜败的其实是人,也就是士兵的素质。 吕武能批量生产优质的兵器和甲胄了,只是一种优势,要说能百战百胜则未必。 不过,要是到这份上,他还过于谨小慎微,的确是很说不过去! 老吕家为什么要在北疆频繁有动作? 不就是吕武希望能锻炼部队嘛! 光是训练,是无法培养出一支真正精兵的。 精锐从来都是打出来,不是训练出来! 吕武的想法很实际,内斗什么的就免了,主要也是怕打不过,培养精锐就从“简单模式”开始,找找异族玩耍能更快乐。 遭到拒绝的郤周带着失望走了。 他尽管很失望,却是对吕武的印象更好了。 没人不喜欢讲原则的人。 一旦这个人还很记得受过的恩情,不会因为受到利益的诱使,或是遭到压力,轻易地妥协,品格方面是无从指摘的。 “主?”葛存感到了困惑,说道:“主欲让利于魏氏?” 吕武立刻看向葛存,反问道:“何意?” 葛存有一说一,道:“主挂念魏氏相助之恩。” 这一下,吕武有些无言以对。 晋国现在有两个最为明显的例子。 郤氏有恩不报,反而恨恩人不死,名声已经臭大街。 韩氏有恩必报,不惜损害自家利益去报恩,名声好到不得了。 不是一门三“卿”之前,郤氏就已经是晋国公认硬实力的最强家族。 按理来说,大家都知道郤氏的强大,该有茫茫多的人跑去跪舔吧? 然而,并没有! 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应该说但凡眼光没问题的人,谁都是对郤氏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搞到郤至都亲自招揽,还做出了礼贤下士的态度,吕武却是被迫不得已才勉为其难地从了。 这,其实已经能足够说明问题。 而吕武这一次听从征召,并不等于就此挂靠在郤氏门下,只是还人情罢了。 一门三“卿”,还是实力最为强大,却是令谁都唯恐避之不及。 一些头脑清醒的人,他们仿佛已经看到郤至的灭亡就在眼前。 而因为韩氏有了好名声,谁都乐意与之亲近。 现在还没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 毕竟,孟子还没出生呢。 意思方面,该懂的还是能品味出来的。 “兴!”吕武看向梁兴,吩咐道:“往魏氏见我大大,告知今日之事。” 梁兴再确认了一遍,是去找魏琦,告诉魏琦关于郤氏想要购买铁甲的事情,才应:“诺!” 他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只是单纯地告诉魏氏,不会多讲一些不该讲的话。 比如,要求魏氏不要追究,或是让魏氏去堵住郤氏的口。 吕武等梁兴离开有一会却又后悔了。 那样做自己倒是不用为难,却将难题踢给了魏氏。 要是魏氏小气一些,老吕家和魏氏就生了间隙。 不过,做都已经做了,吕武很快将后悔的情绪抛开,产生什么后续都愿意承受。 要相信郤氏不会是第一个找老吕家求购铁甲的家族,有了他们开头,后面会有家族陆陆续续找上门来的。 老吕家可以为了报恩,没有主动去开拓贩售兵甲器械的市场,被动去拥有市场为前提,不做拥抱等于断绝自家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另外,要是郤氏去找魏氏,不管魏氏是什么态度,吕武都算是还了魏氏的恩情。 以后老吕家与魏氏会是什么关系,继续友好,还是成为路人,乃至于反目成仇,选择权交到了魏氏手上。 作为奇妙的是,吕武是站在了有理有据的一方。 新田城内。 郤至刚刚接见郤周不久,谈的话题就是老吕家的铁甲。 郤周将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如实说出来。 听完后的郤至一阵沉吟,问道:“具装果真精良?” 郤周恭谨地答道:“如实!” “退下罢。”郤至正坐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前面的案几上敲动,想道:“阴氏崛起之速,诡也!” 不怪他这么想。 一个家族想要发展起来,除非像赵武那样,本来就有一些祖宗给打了底子,又留下了一些底蕴,要不从零发展必然需要很长久的累积过程。 这个“累积”指的是知识,也就是可用技术等等,也是土地、人口、财帛等资源。 郤至就想到了赵氏,回忆赵氏在冶铁工艺方面有什么建树,再思索吕武现在的成就跟赵氏有没有关系。 想到赵氏,他又不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