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0章:中军佐士燮,卒 (第2/2页)
人在“新田”的士匄第一时间换上了丧服,直奔宫城而去。 老范家全族,不管是族人还是士兵,不是一身白色麻衣,便是腰、臂都缠上白布条。 士兵的武器也基本缠着一条白布。 这个就是举哀。 本来要回去封地的吕武,肯定不能就这么走了。 他先会合了魏氏的人,再跟其余的中等贵族见面。 这种聚会的原因只有一个,需要商谈该行哪种层次的礼节,约个时间一块去哀悼士燮。 同样的,得知士燮病逝消息的“卿”,人在“新田”也需要聚一聚。 而“卿”商议的是卿位的变动情况。 如果说士燮的死让谁最感到开心? 毫无疑问是郤锜了。 这位暴躁老哥是上军将。 士燮病故之后,暴躁老哥按照既定规则,将会升任为中军佐。 等于说,郤锜离成为中军将又更近了一步。 在郤犨和郤至都出征的前提下,缺了能劝住郤锜的人。 郤锜得知士燮病故后,选择性遗忘郤犨和郤至的一些规劝,急冲冲地进了宫城。 他就一个目的,趁着栾书不在“新田”的当下,先将接任成为中军佐的事情敲定。 “上军将已恶国君、元帅、上军佐,如今此般作态,必使范氏嫡子深恨之。”茅坪觉得近期的晋国还真的是精彩,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错愕感。 吕武则是在想:“老范家近来一直规避在漩涡之外,谁也没有得罪,实力更是一丝未损。作为已故中军佐士燮的嫡子,士匄必然会获得卿位。” 这个是必定的! 一切只因为老范家的实力就摆在那里。 哪怕士匄一时间难以掌握范氏的全部力量,包括国君在内,以及众“卿”,谁能无视范氏的实力? 更别提“子承父业”在目前是既定规则,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主流思想。 现在看的是,士匄会获得什么卿位。 没有出错的话,他应该是从新军佐的位置开始干起? 这种事情,国君只是一个盖章工具人,其余贵族要是谁有心倒是能干点什么。 茅坪小心翼翼地问道:“魏氏是何态度?” 原来是要问这个。 老吕家跟魏氏走得太近。 一旦魏氏有什么动作,老吕家必定会被牵扯进去。 吕武已经知道魏氏的选择。 魏氏一直想要成为卿位家族。 这一次,不是没有魏氏的族人提议努力一把,但是被真正主事的魏颗、魏悼子和魏琦一同否决了。 不是他们不想乘机行事,是一番判断下来,理智地认为还不到时候。 魏琦更是直接讲清楚,一旦这一次魏氏竞争卿位,必然是要与范氏成为死敌,还会得罪韩氏。 目前韩厥是一些中立派的老大,不少贵族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有点马首是瞻的意思。 再看近期智罃的一些作为,很明显加强了跟韩氏的合作关系。 魏氏的三兄弟一致认为,卿位不能用这样的方式获得,要不会在众“卿”之中成为一个另类。 历来成为另类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魏氏不能为了一时之利,给家族埋下灭亡的祸根。 吕武知道这些,是魏琦亲口透露。 还是那句话,阴氏与魏氏的关系太近了! 魏琦还让吕武别瞎参合,老老实实地带上耳朵,忘记自己有嘴巴那么一回事。 作为家臣的茅坪那么问倒也没什么错。 家臣的一部分职责就是替家主查遗补漏,只是也要有点逼数。 吕武知道茅坪还是很有能力的。 只是,茅坪的上进心有点过份强了。 元帅栾书不在国内。 新军将郤犨和新军佐郤至同样出征在外。 缺了这三位“卿”,尤其是作为元帅的栾书不在。 老范家士燮病故,士匄能不能“子承父业”取决于国内会不会乱,又是乱到什么程度。 导致士匄比谁都希望局势能够稳定,千万不要在自己获得卿位之前乱起来。 父亲病逝? 作为儿子,还是嫡子,士匄不能继续留在“新田”了。 他在不适合离开“新田”的局势下,却是不得不回去封地,cao办士燮的葬礼。 而士燮再怎么都是在中军佐的任上病故。 国君要不要亲自去悼念,取决于他自己。 其余如上军将郤锜,上军佐中行偃,下军将韩厥,下军佐智罃,但凡是个“卿”,再怎么抽不开身都应该前往悼念。 如果没有出现差错的话,甚至连征战到一半的元帅栾书,还有新军将郤犨和新军佐郤至,都应该尽早回到国内,去参加士燮的葬礼。 其余? 够不够资格去参加士燮葬礼,要各个贵族自己做到心里有数。 说白了,真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参加士燮的葬礼。 要是身份地位不够,去了会惹祸上身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