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1章:齐国有贤人 (第1/2页)
吕武在经过卫国和曹国时,感受到了身为大国贵族的甘美。 他进入鲁国之后,却是迎来了冷遇。 待遇那么明显,是个人都会有火气。 别提前面还享受作为老大的快乐,没多久却被人强行从嘴巴里掏出蜜糖,塞进一口翔的这么回事了。 只是吧,吕武不会因为恼怒而失去最基本的判断。 鲁国跟齐国某种程度上差不多,一样在明面上对晋国无比恭顺,又很喜欢偷偷摸摸给晋国惹麻烦。 齐国惹麻烦的方式要比鲁国直接多了。 他们不就是时不时地欺负一下鲁国,再去扒拉一下周边的国家嘛! 而鲁国被齐国欺负就哭着去找晋国,请求晋国务必主持公道啥的。 偏偏鲁国又好像瞧不起晋国,一方面哭着求救命,另一方面总会在史书上恶心一把晋国。 所以,晋国高层并不喜欢鲁国与齐国,只是出于正治上的考虑,很多时候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晋国拿鲁国来制衡齐国,又何尝不是拿齐国来制衡鲁国? 就是有一点,鲁国很像是烂泥,无论晋国怎么鼎力支持,到后面鲁国总是会玩砸了。 “朔,你可带兵往‘蒙’而去,驱逐鲁军与齐军,使之对峙不成。”吕武不想再继续拖下去,需要给鲁国和齐国压力。 智朔一愣,说道:“由我率军而往?” 吕武只是看着智朔,脸上有着玩味的笑容。 “武,你……”智朔摇着头说:“可用之处,趋于极致。” 他是老智家的家主之位继承人,带兵去驱走鲁军和齐军? 现在齐军的指挥官晏弱在营地这边。 晏弱要是在齐军,还能选择到底抵不抵抗。 没有指挥官的齐军,对上了气势汹汹而来的晋军,必然是选择退却。 鲁军的指挥官孟孙蔑倒是在“蒙”。 恰恰因为孟孙蔑在。 吕武才更希望由智朔率军过去。 讲礼又依赖晋国保护的鲁国,是绝对不敢跟智朔率领的晋军起冲突的。 打不起来。 对峙的齐军和鲁军双双撤军是一件必然。 这样做的话,吕武不但维护了作为霸主国的威严,也实际地将对鲁国的不爽给发泄出来。 智朔则是有些不开心。 他就是来打酱油的。 怎么还给利用上了呢? 智氏继承人带兵过去是一种很大的威慑,也是保证打不起来的关键。 事实上,鲁国或齐国该是失智到什么份上,才会去跟晋国卿位家族公子哥率领的军队交战啊? 吕武笑呵呵地说:“朔有争强之心,武自满足。” 他说着,还扫了一眼满脸羡慕的赵武,对智朔露出了更开朗的笑容。 智朔看向赵武,怎么可能看不出赵武的羡慕? 现在晋国的“卿”,也就是上军佐中行偃,不正是因为成为“卿”之前没有什么功劳和建树,不但其余“卿”看轻,国中贵族也多有不服吗? “如此,朔从命。”智朔心里超级郁闷,琢磨着被利用,还要感谢啊? 吕武看着智朔离去的背影,笑着对魏相说道:“相,你即刻前往‘莒’。想必知晓,见到莒犂比公应当如何行事。” 这个“莒犂比公”是莒国现任国君的称号,他的姓名叫己密州。 因为莒国是东夷之国,国君生前就有称号,事后差不多就是谥号,习俗方面跟周王室麾下各个诸侯国是不一样的。 莒国就是一个小国,等于是砧板的鱼rou。 大国要是有贪欲,莒国不管愿不愿意只能是任人宰割。 莒国的幸运在于不单独是一个国家对自己起贪婪之心,有鲁国和齐国在争。 鲁国虽然全方面实力不如齐国,却有一个好爸爸。 齐国忌惮鲁国的爸爸,再想怎么把莒国吞食入腹,也要忍着。 赵武等魏相离开,眼巴巴地问:“何事予我?” 任何年代,不管是什么身份,总是需要被委派点什么事,才能拥有实权。 对于赵武来说,他过来可一点打酱油的心思都没有,更想能够有所建树。 吕武却说:“我听闻乃母已将‘杨’地多地予你?” 赵武雀跃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答道:“确实如此。” 吕武说道:“如此,‘杨’何时更名‘赵’?” 他这里的用词有点不合适。 在赵氏覆灭之前有“杨”这么个地方,占地方面却是不大。 以前在那片区域,别人一贯是称为“赵”地。 所以,吕武该用“复名”才对。 赵武表情复杂地说:“需君上许可。” 这样啊? 国君一旦没意见,赵氏又要重新站起来了呗! 哪怕是手中已经有三块封地,吕武还是感到羡慕。 这就是有没有好祖宗的区别所在了。 有个好祖宗,躺着什么都不干,遗产就是那么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