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2章:顺道灭了个国? (第2/2页)
的几天,吕武发现自己变得有些清闲。 不过,他很快又忙碌了起来。 不是鲁国和齐国,或是莒国又怎么了。 智朔带兵干脆利落地驱离了对峙的齐军和鲁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鲁国和齐国再一次看到了属于晋国的霸道。 这种霸道是晋军全员着甲,以绝对鼎盛的军容入场,再蛮横地连通知都没有,一副不跑就直接干的架势。 我了个尼玛咧!? 全员着甲有木有! 还特么全是铁甲啊!!! 关于铁甲,经过“夷之战”与“鄢陵之战”,谁还瞧不起呢? 那个发生在许国都城的“夷之战”,或许因为许国太弱小,听到消息的国家或家族不多。 晋国跟楚国在“鄢陵”发生旷世之战,注定会影响到东方世界的格局,哪怕没有主动去打听,多多少少也会耳闻到一些。 一旦知道“鄢陵之战”,有点智慧的国家高层,怎么都该尽力打听消息了吧? 关于阴氏铁甲的防御力是何等的强,一定是有所耳闻的! 所以,除非是脑子愚钝到不行。 否则,怎么都该知道即将迎来金属的改革时代。 一支差不多全员身穿铁甲的士兵出现,不费任何吹灰之力赶走了对峙的鲁君与齐军。 里面固然有军队属于霸主国的因素,却也不能无视那是一支豪华到过份的军队。 某种程度来讲,不正是因为来自霸主国,军队才有那等的威风吗? 位处周边的薛国最先反应过来。 他们琢磨着,不麻溜地赶紧去请见,还等什么时候? 另外,阴氏的家主不是过来了吗? 谈买卖去吖! 要是能购买到几套或几十套铁甲,以后的门面不就有啦!? 这个只想买几套或几十套,真不能怪薛国那边的人不大气。 一来是小国寡民真的大气不起来。 再来就是,买多了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这种小国,面临入侵的话,保住国祚不失的前提是有大国庇护。 靠自己抵御入侵什么的? 举国上下的人全拼光了,该办不到还是守不住哇! 一块行动起来的还有鄅国、冀国、小邾、大邾。 里面的冀国并不是被晋国灭掉,土地归了郤氏的那个冀国。 他们应该是冀国公族后代建立的国家,位处小邾边上,国土面积比小邾大,体量上跟大邾差不多。 鄅国则是在西周时立国,爵位为子爵,曾经是邾国的附庸。 周边其实还有一些小国,只是体量都非常小,基本也是东夷制度的国家。 这些东夷国家估计知道跟晋国玩不到一块去,可能也是想要“隐身”,也就没有派出队伍去掺和。 “智孟顺道将杞灭国?”吕武听到禀告,有点懵了。 这个杞国是什么国? 位置又是在哪? 属于什么个成份? 这一刻,吕武有太多的疑问。 他就是没去想,智朔怎么就把人家杞国给灭了。 杞国的历史挺长,比周王室建立的国家都要长得多。 他们在夏朝时就已经存在,国君为姒姓,属于大禹的直系后裔。 地理位置在“蒙”的北边,也就是被鲁国和齐国给包在中间。 赵武眨巴着眼睛,说道:“事已至此,不如纳之?” 啊哈!? 小伙子,开疆拓土的心思挺足的嘛! 吕武摇头说道:“便是姒姓求为附庸,我有何德何能,应由‘卿’纳之。” 没错! 整天过着担心受怕小日子的杞国,他们是主动请求智朔去灭国的。 杞国实际上也已经亡国了一次,到周朝初期才又复国。 他们生活在鲁国与齐国的阴影之下,不止一次遭到鲁国与齐国的欺凌,每一次都在亡国的边沿徘徊。 这一次杞国是发了狠,也看到了机会。 真的要灭国,不如就给晋国灭了。 这样的话,国君还能混个晋国的大夫当一当,怎么都是大国一员贵族。 比当被鲁国和齐国包起来的小国之君,日子肯定更好过。 其余杞国的大族也能名正言顺地迁移到晋国。 岂不美哉? 吕武有点头大。 他就纳了个闷,讶异智朔怎么胆子就那么大,没告知一声,就敢干出那种事情。 智朔是智罃的儿子没错。 更是智氏的下一任家主。 关键是,他现在没有爵位,也没有公职。 率领的部队是来自老吕家、老魏家和老智家,里面阴氏与魏氏的士兵数量持平,智氏的士兵最少。 “杞国若归我,东域将永无宁日!”吕武又气又恼,一点没觉得出来一趟灭个国,是多么的威风。 晋国现在主要对付的是楚国。 接下来国内有极大的可能性会爆发内乱。 哪有什么闲工夫去处置杞国嘛? 这个锅,老吕家不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