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4章:冷静到令人害怕的郤至 (第1/2页)
吕武跟着韩起急匆匆去见韩厥。 一路上,他们没有见到什么乱象。 这样其实是有点不像晋国了。 以前“卿”之间互相攻杀,中小贵族必然逮住机会,来个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使得局面每每越演越烈。 这一次可能是国君爆发得太突然? 事实上也是! 没见栾书都猝不及防了吗? 其余多数的“卿”还是得到吕武的通知,才知道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他们第一时间露出了惊讶或愕然的表情。 显然也是没有想到国君会那么莽。 大家都没有料到,肯定是来不及布置,又搞不清楚状况,想有动作,肯定是有诸多的顾忌。 他们要先确定能够自保,再窥探外面的情况,好判断到底能不能做点什么。 这样一来,脆弱的平静得以保持。 吕武与韩厥的见面地点是在韩氏的府宅。 他过来后,与韩起一块来到了一个大厅。 里面不但韩厥在,韩无忌以及一些韩氏的家臣也在。 韩厥对吕武敢于孤身一人进入韩氏府宅核心位置,还是感到放心和满意的。 说明吕武心里没鬼,又对韩氏有着充足的信任,是不? 然而,吕武身穿重甲,腰间悬着战剑,后背交叉着两柄斧头,还有一个有十根标枪的匣子。 这么一副金属人外加移动武器库的配置,他有信心进得去就一定出得来。 没人去提解甲的事。 吕武看到韩厥,行礼说道:“甲胄在身,不便就坐。上军佐若有吩咐,还请道来。” “唤我大大罢。”韩厥破天荒地讲了这么一句。 也就在上一刻之前,韩厥从来不让吕武以亲戚关系相处。 吕武尤记得第一次喊韩厥“大大”,韩厥是一脸的不高兴。 当然,那个时候是在军营。 从那之后,吕武就没再强求。 “今夜幸赖有你,否则后果难以预料。”韩厥看上去很疲惫,应该是精神上的疲惫,不是身体的。 吕武静静地听着,等待后续。 韩厥又说:“栾书已入宫城。此事,除非众家一致,否则难以转圜。” 到了这一地步,谁还会去保国君吗? 没有任何一家想落个郤氏的下场,等于没有贵族会去为难栾书。 他们甚至巴不得栾书将那个肆意妄为的国君给解决了。 “无罪而诛,国君亦不能。”吕武重复了栾书说过的话。 他还是希望韩厥赶紧有事说事的。 很多事情还没有处理。 最为迫切的是郤至那边。 老吕家将郤至从屠宰场救出来,却是进行了控制。 如果郤至逃走的话,不等于好事变成坏事了吗? 虽然只有不到两个“旅”,但城外可是有郤氏的武装,一旦郤至逃到了军营,会发生什么后续? 当然,更大的可能性是,郤至要去军营的途中被截杀。 一切只因为栾书才不会忘记这个细节,必然是会在各条道路有所布置。 而现在,郤氏在城外的军营已经遭到了栾氏、中行氏和范氏的大量士兵围堵。 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郤氏武装,他们之前刚刚发生内部混乱,再发现被栾氏、中行氏和范氏围起来,感到极度紧张的同时,很迫切能够得到来自上面的命令。 事情没有办到之前,吕武也没有把握到底能不能救出郤氏一叔二侄的某个谁。 他对后续倒是有了安排,只是需要亲自跟郤至见上一面。 韩厥轻飘飘地说道:“众家围攻郤氏已成定局,老夫不愿参与。你若有所需,韩氏可为助力。” 这么好的机会,韩氏竟然要放过??? 吕武犹豫了一下,说道:“来前,元帅有言,阴氏攻‘随’,智氏攻‘温’,其余各地想必亦有安排。” 韩厥眉头皱了起来。 这是栾书没拉上老韩家咯? 而事实上,栾书找到韩厥没聊几句就被呛,还真没给韩氏分块rou。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栾书没有分rou的关系,才导致韩厥不想参与攻打郤氏。 又或者,韩厥早就决定不参与这次内乱? 他消化了吕武说的话,沉吟了一声,说道:“我决意韩起往‘单’而去,迎归公子周。” 一句话让吕武情不自禁地愣住。 先有智罃第一时间想到公子周。 现在韩厥也是相同的意思。 吕武不知道的是,人在宫城的栾书在控制国君姬寿曼之后,与中行偃、士匄进行了商议,也是想要将公子周接回国。 这些“卿”怎么想的都是将公子周接回来? 晋国在国外的公子,年龄方面并不是公子周最小,比公子周年纪还小的公子,是有那么几个的。 如果按照距离来算,不少公子离晋国其实比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