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2章:无耻,太无耻了! (第2/2页)
爆发大战。 那一战以宋军战败而告终,期间却爆发了晋国与楚国的“鄢陵之战”。 而“鄢陵之战”是晋国大获全胜。 没了一只眼睛的楚君熊审已经疯了。 不是精神失常,很像是历经一败受到极大的刺激,行事风格开始变得疯狂。 他重新扛起“吾乃蛮夷”的旗号,去年支援了郑国一把。 而郑国起了熊心豹子胆入侵晋国的“滑”跟“虚”,他们在以晋国为首的联军抵达战场前,很从心地选择撤退。 晋厉公率军进行追击,察觉到后路有被楚军切断的危险,接受元戎栾书的意见,选择了战略性质的撤军。 之后? 就是晋厉公回国后,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了。 现在,晋国爆发内战,有一家算一家,但凡觉得自己有资格,就参与到分食栾氏和郤氏的行动当中。 晋国的那些小弟见老大陷入内部混乱,一个个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宋国一再派遣使者到“新田”求援。 临时总理国务的智罃一直在拖着,已经让五波宋国使者失望又沮丧地回去。 宋国现在不但面临楚国公子喜与公子尚的攻伐。 听说楚君熊审再一次召集郑国、陈国和蔡国,要再一次亲征宋国。 没有了晋国援救的宋国很危急。 一帮中原列国在观望晋国内部混乱会出现什么结果,肯定不会出兵援救宋国。 等于说,宋国面临亡国之危。 智罃对最后一波宋国使者的话印象十足深刻。 讲的是楚国灭国无数,屡屡亡人国、绝其祭祀。 他们宋人举国上下已经心怀决死之心,要与楚国拼啦! 如果宋国灭亡了。 请晋国记得南方曾经有宋国这么一个盟友,时常进行悼念。 一番话讲得智罃既是感动又是尴尬。 他倒是很想帮宋国一把,关键是真的抽不开身啊。 “秦国要防,宋国要救!”智罃这一刻非常怨恨韩厥。 出了事,不占不抢是挺高风亮节的。 关键是,韩厥的上军佐还要不要干啦!? 好歹是上军佐,从心的避祸就算了,国家事务也一点都不参与? 是个“卿”该有的担当吗?!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绝对没错! 韩厥真的什么都不想管,倒是卸任一切职务啊!!! 手握权柄,却没有半点担当? 智罃深深地觉得韩厥这个人很无耻。 是比一脸贪婪想分食栾氏和郤氏的众人更加无耻。 毕竟,贪婪的家伙,他们至少在干活。 解决栾氏和郤氏在当前对晋国有利,是一件不争的事实。 高风亮节的家伙,却是一点屁事没干。 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又或者,完全不作为的清官远比能做事的贪官更没用。 智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怨念? 只因为,他发现自己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国内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恢复平静。 然而,智氏被挡在了“温”地,范氏被“苏”和“驹”。 “叔父!”中行偃过来时,有着满脸笑容,说道:“阴武已取‘长子’。” 看来,中行偃还是很清楚自己面临的局势,一声“叔父”喊得很是情真意切。 智罃没有太大的反应,问道:“可曾汇报往何处去?” 事实上,分配给吕武需要攻伐的地盘也就那些。 等于说,吕武已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任务。 中行偃愣了愣,迟疑道:“将往何处去?” 智罃想了想,决定给吕武多加一点担子,一边写文书,一边说道:“栾氏之‘原’、‘周阳’、‘荧庭’,郤氏之‘苦成’,尚未攻取。” 中行偃脑子里出现地图,纳闷地发现这些地方的距离都有些远。 真的要让吕武率军去攻取,差不多就是绕了晋国一大圈。 中行偃呐呐地问道:“如此,阴武之功为最。” 智罃有什么办法? 谁让只有吕武这一路进展最快,其余两路都被挡住。 智罃写完了文书,抬头看着中行偃,问道:“你可愿去‘韩’求见上军佐?” 中行偃脸色大变。 晋国现在的局面是晋厉公和栾书搞出来的。 中行偃也在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他去见韩厥? 倒不是担忧被韩厥一剑捅死。 关键是很没面子。 再则,也等于荀氏向韩氏低头。 中行偃脸色不好看,语气却坚决,说道:“如叔父有意,偃愿往。” 智罃无视了中行偃难看的脸色,意味深长地说:“国中上下皆久视上军佐啊!” 继续躲? 那就是韩厥坐实没担当的恶名。 出来? 有锅一起背,有雷一起躺下来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