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5章:不小心成了法家大佬 (第2/2页)
韩厥面无表情说道:“韩氏虽难,不误国事。” 智罃脸颊控制不住抽搐了一下。 讲得跟谁没点困难似得。 智罃颔首道:“如此便好。” 韩氏没有参加内战,没有损失也没有收获。 众“卿”之中,韩氏的事情最少。 其余各个家族,参加内战虽然都有收获,却是需要时间来再次整合内部。 收获越多的家族,越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内部的整合,其实是打从心里不想爆发战争的。 关于这一点,智罃有向国君提起过,再摆出为了国家,愿意牺牲私利的一面。 那时候,国君肯定是表面笑嘻嘻,内心无数的P。 只是,国君真的要认同智罃的说法。 包括国君和公族都肥了一波,哪里不知道需要时间来进行消化? 关键是晋国面对的外部状况不允许。 等于说,到了考验各个家主的时刻。 国家需要他们出征。 他们则是需要保证能完成纳赋,自己的家族不能乱起来。 国君得知吕武和士鲂要完善律法,内心比谁都感到期待。 如果要问现在哪个国家的律法最为完善? 小破球的其余区域不过问,仅是看世界岛的东方,晋国的律法未必是最完善的国家,然而绝对是执行起来最严格的那个。 这是晋国作为一个军果主义国家该有的现象。 事实上,只要了解什么是军果主义国家,就该知道这种国家的基础是什么。 对律法的执行力不够严格,是没有资格成为军果主义国家的。 为什么? 因为需要形成上对下的绝对控制力! 中行偃听完士鲂的话,略略激动地说:“耗时日久啊。” 看样子是件大事。 耗费方面好像也蛮大的。 俺有那个荣幸能参与不? 士鲂下意识看向吕武,好像是有那么点心动。 范氏在晋国的定位已经出现实质上的变化。 他们不再是纯粹的律法制定者,更多的发展方向变成巩固卿位家族的地位。 这个就是为什么晋景公一朝,士师这个职位会落到郤氏身上,范氏反应比较平淡的原因。 所以,不存在谁想参与律法制定,等于冒犯到了范氏。 “让所有‘卿’参与进来?”吕武察觉到士鲂的意图,没有过多犹豫进行点头。 晋国本身对律法就十分在乎。 只是,由于太多的原因难以踏入真正的法治。 吕武不知道一点。 他作为铸造“刑鼎”的提议者,拉上其余的“卿”等于是在分散火力。 要不然,会被某位夫子以及他的徒子徒孙骂上几千年。 士鲂见会议开始没有正式开始,频繁给吕武打眼色。 吕武当然不能怂,轻咳几声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对国君行礼说道:“君上,我闻有制度方有国家,制度好坏,制度契合,将决定国家的兴衰……” 一大堆的道理讲出来。 国君立刻坐直了身躯,摆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态度。 这可是在讲制度啊! 高端到能突破天际的话题。 智罃、韩厥……,等等的“卿”。 不管他们先前是什么样的态度,一个个同样摆出了严肃聆听的姿态。 “制度得以执行,唯‘法’。”吕武开始介绍近一段时间与士鲂的交流成果。 听到这里,士匄笑得嘴巴都要咧到耳根。 瞧瞧,俺老范家对晋国的贡献那么大。 完全是有足够的德行,能一直作为卿位家族的嘛。 在晋国谈到对制定的律法? 老范家有关于怎么在晋国制定律法的相关记录。 所以,除非是完全搞一套新的律法,要不真的没办法将老范家撇到一边去。 国君越听眼睛越亮。 其余的“卿”也差不多。 他们算是听出了一些端倪。 吕武要搞的是先完善和补足,再推行到全国。 这是当前时代的独一份啊! “法同,则为一国!”吕武以这一句话来作为结尾。 国君兴奋得全身都在颤栗。 是啊! 全国执行相同的一套律法,会使国家变得更为亲密,对君主的好处也是无法估计的。 国君忍住激动,声音却有些哆嗦,问道:“众家岂愿?” 现在每一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扬善惩恶制度。 甭管简陋,又或是有没有什么自相矛盾。 他们乐意摒弃自己的那一套,来执行国家的律法吗? 吕武就静静地看着其余的“卿”。 他有些无法定义自己在干的这件事情。 算是变法吧? 之前没谁干过一国执行同样的律法。 他只知道,事情真的办成,对晋国的好处无限大。 现在看的是,众“卿”愿不愿意为了晋国的强大,联合起来压服其余贵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