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4章:这就是世事无常咯 (第2/2页)
行动上更不可能去制止。 毕竟,现在谁去制止,明明只是坐到了黄泥,会变成满裤裆的屎。 算起来智罃在暴怒中已经保持冷静,只是派出武士到街道以及公共场合抓人,没有闯进任何一家施暴,更没派人去找哪个谁质问。 现在的情况是,智罃一旦直接找上谁,也就等于认定是谁干的。 吕武正在与魏相交流进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关于智氏继承人的风波有定性了。 “传闻乃是一家奴无意外传,为并氏所知。并氏为传言之源,家主家中留书,自刎以谢罪。”葛存进来禀告道。 吕武想了半天,着实想不起并氏是哪一家,跟谁的关系好之类的。 “此并氏封地于‘荀’之旁。”魏相脸色很奇怪地补充道:“智伯不好追究了。” 是中行偃管理荀氏的邻居?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小贵族当卿位家族的邻居,无法避免需要靠拢向那一个卿位家族,免得被刻意针对,也能增加安全感。 并氏是多大的一家贵族?他们在“荀”地边上就是一件事实。 关于智朔病情被真实传播,又或是加油添醋什么的,并氏认下来就是在给中行偃找难堪。 魏相意味不明地说道:“行此事之人高明。” 能不高明吗? 韩氏、范氏、阴氏、魏氏和解氏洗清了嫌疑,偏偏是出自同宗的中行氏/荀氏被卷了进去,智罃还怎么追究? 搞得智罃想再大张旗鼓地查下去都不行,只能继续暗中寻找线索。 本来明眼人就能看出智罃想从实际上脱离了荀氏。 再发生那么一件事,随着并氏家主留书自杀,势必会加剧荀氏/中行氏与智氏的裂痕。 吕武和魏相四目相对,眼眸里都出现了忌惮。 “国君这一手玩得狠辣又果决,时机也选得太合适了!”吕武心里想道。 魏氏猜出是国君干的了吗? 又或者说,其余家族有没有看出一点什么之类? 如果都看出来,有没有人会去透露给当局者迷的智氏?想来是没人会这么干的。 在换个国君和换个元戎的选项上,哪怕国君看上去更危险一些,各个卿位家族依然会更愿意换个元戎。 那是晋国上一任的先君死于弑杀,不好连续发生第二次。 再来就是智罃遭到这种反噬纯属活该,算是一种自作自受。 接下来的情势发展往更诡异的方向在发展。 继智朔突然得上怪病之后,身为元戎的智罃也病了。 智罃到底是真的病了还是假的,国君给出的答案是智罃真病了。 在这时时间关口,身为元戎的智罃一病,还是很严重的风寒,不止智氏看着变得有些风雨飘渺,晋国的很多国家大事也势必遭到影响。 好像是不约而同一般,得知国君去了老智家看望智罃,后续所有的“卿”都齐聚了过去。 吕武到时,士匄、士鲂、魏琦、解朔已经在场。 他刚见到这些人,后一脚中行偃和韩厥联袂而来。 来拜访的人先是在某个大堂齐聚,后面智朔领着来到智罃的房间。 而国君则是早早就来见智罃,两人低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众人先向国君行礼,又再对躺在病榻上的智罃行礼。 室内的光线比较昏暗,使人很难看清智罃到底是什么状况,只能闻到房间里那nongnong的中草药味道。 “老夫病不逢时……”智罃的声音听上去沙哑,又有一种很明显的虚弱感。 当然,人要是想病,其实挺容易的。 没病为前提,演技足够好也能装一装。 智罃讲话的时候会时不时咳嗽一声,讲一句也要停下来歇息一小会。 他讲得费劲,众人听起来更是不得劲。 “两家各礼或可先备下?”智朔低声对吕武没头没尾地说了这么一句。 吕武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知道智朔讲得是两家联姻的事情,先进行订婚之类的仪式。 他没有迟疑地点头,复道:“阴氏无小宗,难有陪嫁之媵,智氏能允魏氏出女?” 这么个年头,大贵族嫁女必须要有陪嫁女,一般是同宗的亲戚女儿之类,也能是几家交好的女儿,甚至能够同父同母/异母的几名女儿陪嫁过去当“媵”。 智朔同样没有犹豫,说道:“如此甚好。” 那不简单的只是接受,甚至是持欢迎的态度。 所以,因为国君的cao作使得智氏感觉到风雨欲来? 智氏认为晋国又要迎来新的正治格局,提前在做准备啦??? 前一段时间智氏还想拿捏阴氏,出事了马上想着跟阴氏抱团,显得过为真实。 吕武心想:“现在轮到我来拿捏智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