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部 干戚 第九章 第一次卫国战争 (第2/2页)
面对沂州两千余人的队伍据险而守,李诚之也就没有安排攻击计划。双方各守要塞,互相沟通、喊话,岚山“受害人家属”也找到倾诉对象,轮番阵前诉说自家的委屈、冤屈、怒火。 蒲刺睹当然听说过岚山有明教要行事,但如今只是千余人的乡勇聚险而守,气势虽然高涨,毕竟毫无反意。经验老道的蒲刺睹暗自估摸一下,单依靠手下两千驻军,想攻下对方是不成的。 好在对面乡勇头目李诚之果然人如其名,行事沉稳。李诚之派员非常诚恳地向沂州金兵喊话。告知是我教信徒被当地官僚豪强欺压,眼下只是想找那几家豪强讨个说法而已,并无其他意思。 蒲刺睹也知道岚山最近有不少地方豪强、官吏欺压民间的传闻。这段时间里,这些故事把他耳朵老茧都磨出来了,家中的内宅也是议论纷纷。老娘是汉家女子,甚至还要拿出岳母刺字的架势,严禁自己欺压良善,荼毒乡里。 蒲刺睹哭笑不得。自己是女真人,母亲是宋人,给自己刺上“精忠报国”,那么究竟是要俺报效大金国,还是忠心大宋呢?或者,两边都效忠?那不是反复无常的叛逆小人嘛! 蒲刺睹自然不晓得,他自家本来就是个叛逆的小人,数年后他就拉出反旗背叛大金了。但无论如何,眼下的蒲刺睹还在忠于大金皇帝陛下。不过自己手下只有两三千号人,对方观之也非易与之辈,那么,只要岚山地方不是在公开吃早饭,却又关他何事?他只是军人,又不是地方官! 反之,若真是岚山吃早饭了,那他又能如何?就手上这点兵能顶啥用,还不是赶紧收拾细软逃命吗?主意打定,两下隔着沭水相安无事。 甚至为了表示尊重,李诚之还特意派员与他协调,请蒲刺睹派出一支观察团在徐桥等人陪同下,沿着临沭、莒南、赣榆、石梁河附近走了一圈,这就算“大军犁xue,扫荡地方”了。给朝廷写报告嘛,总不能没影子的事情瞎编不是? 沂州一线相安无事,曲阳城却是炸锅了。 当地是海州府的驻地,要说高知府也算忠孝刚烈之人。前面莫名其妙地被人胡乱抹黑,接着就受到朝廷训斥,现在居然有人打上门来了!高知府这个窝心窝肺窝囊透顶啊,你说咱花了不少钱粮才买来的官容易吗?这上任不过一年有余,本钱还没捞回来呢,如何甘心跑路呢? 于是高知府急急发兵三千人出城迎击,务必一战鼎定海州局势!但在对面岚山吕轻侯、朱棣两个精锐禁军营,再加上常仲明、霍仪两个厢军营飞蝗一样密集弩箭、迫击炮的饱和攻击下,曲阳出城大军顷刻崩溃,连曲阳城都敢没回,直接四散逃生了。 此时曲阳城内还剩下有两千七百多守军。“黑风双煞”又领着“梁谷六仙”很任性地把岚山早期试验不成功的火箭炮辛苦运来架好、瞄准。居高临下,在距离城池一千二百多步就开始试射,城中一声轰然巨响后,曲阳城的残余守军就干脆裹挟了县令开城投降。 海州高知府在衙门内自焚身亡。没办法,自己先是名声给搞臭了,如今城池又给搞没了。除死之外,咱们可怜的高知府还有其他选择吗?跑路回老家?那些债主一样会把他逼死! “特么俺们才射了一炮,还没调教好射击单元参数呢!”没感觉过瘾的“梁谷六仙”跳着脚臭骂曲阳守军的不识抬举、没有眼色!咋就不能让俺们再轰几炮,多出出风头呢? 由是驹山县门户大开,一千三百守军放下器械请降,县令自困衙门充鸵鸟了。吕祖安在基本稳定局势后,进驻曲阳,亲自与驹山、曲阳、海曲、莒县、莒南、赣榆、临沭等七县约法“不易帜、不杀吏、纳税赋”三原则后,正式开启了岚山都护府的自治时代。 这些县令还能咋办?一定要上报说自己守土无能、未战先怯吗? 大概半个月后,金国中都逐渐收到关于海曲、沂州、曲阳、赣榆、驹山、莒南、莒县、临沭等地情况回报。开始是海曲猛安告急,说岚山叛乱,请求朝廷征伐。 接着是沂州谋克蒲刺睹上奏说海曲、曲阳等地县治混乱,贪墨盛行,民间不堪其扰。由是有教会组织乡民请愿,要求海曲、海阳等地官吏善待百姓。沂州本部闻讯出兵,犁庭扫xue,已控制地方。 再就是赣榆、驹山等七县县令上表,称所在地方官员临危不惧,沂州大兵及时涤荡不臣,海曲明教已约束信众“以理服人”,当地民乱渐息。 为不使朝廷挂念,所在各县地方的当年税赋提前征发,已在押运中都途中。所坏者,海州高知府在乡民请愿中因私德不净、羞愧瘁卒。表请妥善安置家人,以光陛下圣德云云。 朝中大臣未必都是傻蛋,然而此时世宗皇帝陛下龙体渐渐不安,谁敢随意打扰?既然莒州、海州等地税赋不差,那还想怎样?我大金国历次南下,所为者何?拯救南朝百姓于水火的吗?笑话!给钱才是真的。就像那啥子教主刘豫,只要给足钱,俺连齐国皇帝都送你当去! 既然是民间纠纷,那就一定要按照民间纠纷的套路对待。朝廷加封平乱有功的沂州谋克蒲刺睹差遣海州观风使,携带本部人马再次巡视海州各县、涤荡不臣。 第一务必清算地方官僚、豪强欺压良善事,还大金治下朗朗乾坤。 第二务必查访地方乱民、匪首,宣誓朝廷威严不容侵犯。 蒲刺睹奉旨行事,很快完成差遣。再次上奏弹劾海州府官僚、劣绅、豪强一百三十二人,其中就有已经殉职的前海州高知府,和他的妻弟刘衙内。 此外,又报捷击杀、斩首驹山海匪一百七十六人。此事有海匪人头可以点数,及地方良民指证的文书。都能证明俺的确没有杀良冒功,云云。 朝廷自然大悦,以为蒲刺睹办事干练,就此越级特迁,转任西京留后一职。这下子算是离开火药桶啦,蒲刺睹匆匆收了徐桥送来的一干财货,就此高升、上任去了。 至于岚山七县,那是甚事都未发生过。酒照喝,歌照唱,舞照跳,官照当,税照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