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_宋明录3 刑天 第72章 军械租借法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明录3 刑天 第72章 军械租借法案 (第1/2页)

    现在大明的化工业算是真正走入正轨。什么绿矾水、硝水都已经工艺成熟了。自然火汞这类东西也可以量产了。又因为在研发机枪的时候,受到八连的弹膛后装发射启发,皇家学院就尝试把38步枪也分成前后两部分,枪管与枪身在下方使用卡轴链接起来。

    每次射击完扳动括机,枪管下垂,取出弹膛,放入装好弹药、弹头的新弹膛,拉回枪管复位,锁紧括机,扳动顶针撞击弹膛,弹膛底部有小孔,镶嵌一块火汞,受撞针击打后引燃弹药发射。

    因为顶针被机簧卡住堵死小孔,所以弹药漏烟不大。

    火药也经过进一步改良,具体说就是增加了硝化棉的比例。威力增大,烟雾减少。此时的38步枪射程达到三百八十步,与05钢臂弩相仿,但穿透威力就大多了。

    发射速度也提高到临阵五六发的速度,理论上只要战前弹药充足,战时每人都能做到连续发射。

    这批38乙步枪如今也赶造了近万支,按照之前常规,足够装备三个师。但是对于北伐远征来说,难道不是单位火力越猛,远征人力越省,后勤补给越轻松吗?

    那么是否可以把这些新式步枪和迫击炮也下放到排级单位呢?比如正在嚎叫的孟珙所部?

    38步枪既然有刺刀可用,长枪手就可缩编。步枪射程远了,而且如今军中都在缩减工兵比例,战场的战壕是由士兵自带工兵锹挖掘。毕竟扳动括机发射不像弓弩那样需要养精蓄锐,士兵闲着也是闲着,挖挖战壕锻炼身体也不错。

    再说,身前战壕挖的怎么样,那可是和自家的性命息息相关的,绝不会象工兵那样草草了事。

    事实上,此前多数火枪手上战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自家所处的战壕结构如何。然后一边骂娘,一边自己动手继续改造、加固。那么就干脆让他们自己负责好了,无非战后的赏赐上再增加些劳务费而已。

    卫将军从来都是一个不太靠谱的军事长官,所以军中将士也都习以为常。等到卫将军认为战场既然有了预设的壕沟依托,大盾自然就不再需要的时候,这些人才鼓噪起来。

    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主动说不嫌麻烦,不怕劳累,无论如何也要每伍带上一面大盾!这可是吓阻骑兵的心里保障呢。这样一伍就编制火枪手五人,战锹五把,大盾一面。

    一排编制四伍火枪手,最后一伍装备机枪一架,迫击炮一架,工兵一人。算上排长,一个排就装备二十一支38乙步枪,二十五把战锹,一挺机枪,一架迫击炮。此外四块大盾,五把战刀。

    一旅编制一百二十五个排,就有两千六百二十五支38乙步枪,三千一百二十五把战锹,一百二十五架机枪,一百二十五门迫击炮,五百块大盾,六百二十五把战刀组成。装备骡马三千五百匹,辎重车一百辆。

    一个师编制三个步枪旅,十个战车营,两个工兵营,一个斥候营,一个护军营,总编制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七人。

    全师有38乙步枪一万一千七十支,战车五十辆,132火炮五十门,迫击炮四百二十五架,机枪四百七十五架,战刀四千五百七十二柄,大盾一千四百一十三块,战锹则是人手一把。

    编制战马、驮马一万四千九百三十匹,辎重车九百一十三辆。这种装备火力,才是这孟珙最喜欢干的事情。嗯嗯,这样的军备结构很合理,孟珙表示很满意。

    的确合理!整个北伐军的整编,平均一个新编甲级骑兵师造价八百二十万贯,一个新编甲级步兵师四百七十万贯。二十万北伐精锐大军,加上战后封赏计划,军费迅速算到两个亿。

    这还没算留守伊林的两个乙级步兵师成军费用一千三百万贯,再加上其他支出,以及孟珙所部的火力加强,北伐作战的行动预算大约是两亿三千多万贯,约期一年。

    然后呢,战前道路疏浚、造船、等等战事筹备花费两千万贯,时总理应昌佯攻预算一千万贯,四十二万民夫在战后的驻军、屯田、扫荡、建设费用预算六千万贯,加上大明的本土防御支出,这一年的军费总预算高达三亿九千万贯!

    反正不是吕延年、吕少安这哥俩花钱。这事就说明,在有钱的时候,人人都有做败家子的潜质。

    不过真心说道,这个时代的养军费用多数还是虚耗在士兵的军饷上。比如南朝的普通禁军,其装备大约勉强赶上岚山的厢军吧。

    如今也学着大明编制,一个师一万五千多人,一年所费大约两百万贯,其中装备上不过三十万贯,军饷、军粮一年就需要一百七十万贯。但论其战力,那是连大明的厢军都拍马赶不上。

    即便是后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