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仙女座星系有没有仙女 (第1/2页)
薛皓远在给陆羽看初步设计图稿时,顺口感叹说: “哎,如果现在有那种通电就能从柔软变得坚硬的抄材料或者智能材料就好了。” 陆羽听了这话,抬眼看看薛皓远:“你还知道这种材料?” 薛皓远:“我以前看过一篇相关的论文,是国外一个机构发表的高分子纳米材料研究论文,论文中有提到这种通电特性,但他们没有实际做出这种材料。” 陆羽视线回到初步设计图稿上:“别想那么多,多考虑现在已有的材料,你们渠道不够可以多去找找公司里的材料研究专家,他们在这方面比你们懂。” “至于你说的这种超材料或者智能材料,即便研发出来,你们这个项目基本上也用不上,成本也贵得离谱,能耗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说不定从重量上省下来的用电量,还不够消耗的。” 薛皓远挠挠头:“嘿嘿,我知道,就是突然想到了,就那么一说。” “这次我们设计的时候,从支架到传感器再到液压装置,每一处都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重量轻是我们的首选。” “不过这还需要陆总你的电控和感应系统,否则的话,续航时间肯定不行,他们多半是户外作业,不像仿生机器人,大部分时间在室内使用。” …… 陆羽看完初步设计图稿:“你们先按照这个设计做几套样品出来,市面上各种可能适用的传感器都试一边,选最合适的,性能影响不多的情况下,优先选国内的生产厂家。” 薛皓远像是有话要说,但犹豫了下,又忍住没出声。 陆羽把他的表情看在眼里:“有话就说。” 薛皓远:“陆总,不是我不支持国内的厂家,实在是,他们的传感器,性能真的差太多了。” “如果是其他的零部件,性能差我们也能忍忍,想办法克服克服,但外骨骼需要的传感器,对人体动作捕捉精度要求极高,对使用者神经反应的感应要求也极高,性能差的话,真的不行。” 陆羽也知道他说得在理,国内的传感器,尤其是中高端传感器,和国外厂家确实有较大的差距: “还是试试吧,下订单买回来试试看,外骨骼用不上,说不定其他项目能用上。” “国内这两年在传感器发面进步挺大的,我就知道好几家做传感器的公司,都有不同程度技术进步。” 薛皓远点点头,走出陆羽的办公室。 …… 关于传感器,前面说到机器人研发的时候,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不再赘述。 单说一点,光是小灵身上用上用到的各种传感器,就多达上百种。 敲黑板,是种,不是个。 而且随着不断改进,各种传感器还在增加,每种传感器还在更换更加先进的产品。 每种传感器除了精度要求极为苛刻以外,抗干扰能力甚至安装问题都需要思之再思。 陆羽之所以让薛皓远试试国内生产厂家的传感器,不仅仅出于支持的想法,也是为了规避风险,公司正常的商业抉择。 现在的贸易大环境如此,白头鹰越来越无耻,可以说得上无所不用其极,毫无底线可言,正在破坏原有的体系。 以后公司推出普通家用机器人和外骨骼,如果采用的都是国外的传感器,太不明智。 最起码,得有一个备用方案。 但国内的传感器和芯片领域差不多,能做的,大部分都是低端产品,尖端产品差距不小。 还不止是性能差一点的问题,目前国内的传感器产品大约有6000多种,而国外是多达20000多种。 有些传感器,只能从国外买,想要差一点性能的都没有,能怎么办? 尤其是近些年来,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的传感器,国内更是严重短缺,大量依赖进口。 有少数厂家能生产部分,但产能和性能始终跟不上庞大的市场需求。 …… 市场大环境、产业大环境、贸易大环境如此,陆羽能做的,也只有让自己公司和公司的项目,尽可能的使用国内厂家的产品。 至于说研发先进传感器生产技术,然后授权给国内厂家,全面提高传感器行业技术水平,陆羽表示现在小桑河的重心不在这方面,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何况传感器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