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 竹尺与柳叶 (第3/3页)
轰出朝堂领了板子,屡犯不改的二人不知不觉间仿佛成了两脉发言的代表人,二人的性格相差极大,可攀升的手段极为相似,这一点却是让钱文铮想起了数年前与自己同窗好友颜恨密语谈心之时的一席话: 现在的学生总以朝堂地位来言证寒门难出贵子,又说冯夫子的两个学生就是踩了狗屎运,老夫只想骂凌辰那个混蛋,挖墙角挖到我的门上,下次见到他,老夫不给他一个好脸色,他登门道歉,我泼茶送客,任那小混蛋给我什么交代…… 儒门之人先学礼后学智慧,即使同境界相斗实力不足,但儒门之人的推演和构造体系的能力却是俗世无人能出其右,虽说当年凌辰对于白风哪怕是朝堂都十分不起眼,可钱文铮却察觉出一丝别样意味。 长阳城内,自玄洲刺客在中原自爆后,彻底不安稳,逃离茅山的陆肖程三家老祖已经进入摄政王府,看似伺机而动,实则是领了仙将的命令前来督促李隆羲。 接连几天,玄洲战事热火朝天,前线消息被天幕阻隔,凌辰恢复出山的消息被放了出来,一并传来的还有真仙和人仙的陨落,俗世境界最高不可超过人仙大圆满,而只是正面交锋半个月,道洲就有这种悲讯传来,这彻底让长阳乃至中原一些富贾官家人心惶惶。 数代人混迹一声打拼下来的基业随时可能毁于一旦,不由让众人想起《千秋社稷史书》里记载的天庭与古道洲的大战,一番争斗,大陆塌陷,空间折叠,近七成的凡人遭殃,俗世国度崩塌,足足数千年缓过来,才有沉景和白风两个国家。 强者的世界碰撞,本就被征战侵扰的白风王朝却率先出现崩溃的迹象,辅助天幕的愿力越发挥散,几乎连沉景那凝厚愿力的三分也比不上。 偏偏两脉依旧在对峙,没有一个人敢在千军万马围困的长阳城头站起,稳定民心。 元老阁和政事堂只是处理中原之事就焦头烂额,何谈东西四十万里、南北三十万里的整座王朝? “朝廷劳心费神整饬天下,不及大修士引发几场地动,钱阁老,卑职实在无力啊!” 朝堂上,中原某处赈灾粮迟滞使得饿殍遍野,钱文铮捉了几人痛批,进谏摄政王要将掌管此事的大小官员一并极刑,而这些人竟然还在为自己的无能辩解! “无能为力,看来是没有能力。” 摄政王威势极重,纵使朝堂上多了一位硬骨头,也没有影响他的任何决策,仿佛钱文铮的话根本没说过,他只是随手罢了几人的官,收归半数家产,将几人发往北境参与玄洲大战。 “修炼界平,俗世兴,乱,俗世乱,灭,俗世灭,白风百姓知道该恨的是谁,也当体谅朝廷的无奈!”丞相周黎躬身发言,语气愁苦。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为无能开脱,丞相大人,本官想听听,百姓该恨的是谁?!” 宇文彧声高,震得附近几位文官连忙退让。 要出大事了,谁都知道太子一脉和王爷随时都要动手,恐怕就在今日,一些尚未站队的人开始胆怯,紧紧站到了钱文铮身后,自这些时日,只要两脉在朝堂起矛盾,这些不立于危墙之下的官员总会摆出这副姿态。 宇文彧声势摄人的一句话,让周黎都愣了一下,那少年抬着仅剩的手臂指着这丞相,步步接近,“堂堂王朝,愿力比不得北方帝国,百姓该恨的是谁?沉景三十二路藩王、五百万军士,耗费两月修建冰上长城,白风大势力却龟缩中原,百姓该恨的是谁?” “宇文彧,注意你说话的场合!”吴岑觉得这小子是不要命了,连忙提醒道。 “场合?哦,对了,这里是俗世威势第一的朝堂,是掌管苍生统治子民的庙堂,是危于自保而拙罪修炼界的长阳宫!”少年一番言语着实诛心,周黎身后官员虽然愤怒,却只能执手低头向着王爷,一句反驳的话也不敢说起。 摄政王眼角微挑,似要动怒。 吴岑知晓,有些罪名从他口中说出,与从摄政王口中说出绝对是两个意思,他连忙走上前与这独臂侍郎对峙,“贬低白风,恭维沉景,目无朝纲,可是有异心?” “哼!罔顾天灾,自酿人祸,不汲他人之长,独开脱自己之短,岂非jianian佞?”二人再次针锋相对,颇有再度大打出手的态势。 钱文铮气得颌下清髯都在抖动,“来人,将此二人叉出去!” 上有独断王爷,下有无能昏官,贤才不得重用,势弱太子一脉更是只知军阵对峙,这朝堂并非没有整饬天下的能力,只是两脉水火不容,实在无法抽调任何一分战力去滋济百姓。 老人叹了一口气,整个人仿佛又老了三分,俯首向高处,“老臣已无事可奏!” 高坐龙椅,摄政王始终安然,一声退朝说完,也不去看满朝文武,直接起身离去。 这一次他并未前往政事堂审阅四方大事,而是直接沿着正殿广道独自行走,望向后方太子一脉浮在半空的储仙宫,小王爷李天一如今正作为质子躺在其中。 城墙外的柳树的万条绿绦如盛放的烟花,桃杏不争独自盛放在如酥的暖风,而在等候西南消息的摄政王和李天佑心中却难免焦急,二人已经强行统一阵线,可奈何天庭就要这长阳城起狼烟。 道洲存亡,三界动摇,风暴席卷西海,何时西南陆上的骤雨才能落下。 就在李隆羲路过的柳树上,诺大长阳宫内,无一人发现一个坐在枝干上沉思的少年。 圣人要前往无定河,凌辰便为老人探查整条路上是否有玄洲刺客埋伏,路过长阳自然要亲自看看,这无药可救的两个掌权者是否有身为道洲之人的觉悟,如今看来,似乎并不算太差。 伸手摘下一片柳叶,少年深深嗅了这熟悉的清馨草木之气,他从来都是俗世之人。 从小到大,十五岁之前,每日清晨推门见到的从来不是灵石阵法,只是那红尘烟火气息中,两颗溪流旁的大柳树罢了。 ……………… 西海边缘,仙帝依旧在大战,在杂乱的礁石堆上,衣袂飞舞的少年将七节戒尺背到身后,将手中那片柳叶从地上捡起,收入了袖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