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上司,下属的对决 (第2/2页)
,努力上前三还是有希望的。” 此时,其他几个省区经理陆续走进办公室和杨斯音打招呼。 几个人围着沙发坐下,杨斯音不慌不忙的泡茶,陶猛也从外面进来。 同事之间一通闲聊,商业互吹之后,杨斯音见窗外天色渐晚:“人都到齐了,晚上我给大家接风。” 锦园旁边有几家上档次的中餐厅,各有特色,杨斯音常去的是一家名为宴江南的地方菜馆,菜品环境他都满意,已经是日常招待客户的首选。 杨斯音在前带路,众人跟着进去,服务员安排了一个大包间给他们,菜和酒水丁云已经提前安排好,众人落座只等上菜。 陶猛是新上的领导,跟徐新焕这群在任多年的相处,还是显得有些稚嫩,一路上不远不近的跟在杨斯音身后,话也不多,别人问他一句就回答一句。 席间大家聊到竞争对手多乐集团,说他们今年换了大区经理,杨斯音这才想起来,年后问过唐雨岩什么时候返程,一直没有得到她的回复,后来忙着就把这事给忘了。 颜在站起来发了一圈烟,刚坐下:“女人抗高压还是弱于男人的,做我们这个行业心态要好,一个大项目多则上亿,少则大几千万,没有平常心,分分钟血压就上去了,我一个竞争对手,因为接受不了落标,当场心梗送去急救,这样的例子少吗,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宋西湖接话:“这我相信,不说别人,我上次就差点进了医院,现场一个小环节被竞争对手拿出来做文章,我着急上火的感到头昏眼前发黑,险些闹出笑话,好在没有影响最后的结果,把我气的回去把标书组一通骂,细节决定成败都不知道。” 郭旭辉一本正经的说:“可惜了,宋经理没有成为被急救人员,不然我们的话题又多一个论证。” 一桌子人哈哈大笑,同事见面就是互吹互损。 郑枫霖面露忧色:“多乐新上的大区调整了市场布局,他们把主力放在省城项目和大型的地产公司,这对我们来说影响很大。” 徐新焕说:“多乐这两年市场份额严重缩水,他们这么调整就是集中资源,猛攻一个项目,但是这么做也会失去很多小客户。” 杜常志说:“我倒是觉得他们这个战略挺好,小客户太难缠,缺钱要求还多,一点屁事找这个找那个,一个小职员都还想收点礼,平时在领导面前跟孙子一样点头哈腰的,见到我们乙方的人,瞬间就盛气凌人霸道的很,而且后期不好回款,费的功夫和做大项目差不多,但是收获却远远低于大项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杨斯音只是静静的听着不说话。 徐新焕不只是有意还是无意转头问陶猛:“陶经理怎么不说话,你没有遇到过多乐公司的人吗?” 陶猛一直没有加入他们的话题,这时听到徐新焕的问话,他不慌不忙放下手里的茶杯:“经常遇到,毕竟国内也就我们这两家大公司,遇不到就不正常了。” 陶猛一说话,其他几个人也都安静下来。 徐新焕手指敲着桌子,带着漫不经心,又带着点刻意:“那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调整?” 陶猛半靠在椅子上:“没什么看法,我并不会因为他们做了调整,而改变自己的工作思路,过多的去关注别人,会分散我的注意力。” 郭旭辉说:“陶经理,低头拉车时也要抬头看路,多了解竞争对手,也是取胜之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嘛。” 陶猛嘴角微微一扬:“郭经理说的有道理,可能就是多乐公司的负责人太喜欢盯着我,一心想了解我,就是不知道好好做工作,才导致上半年短短三个月,被我中了八个标,他肯定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败在什么地方。” 郑枫霖说:“我在遥远的外省就听说陶经理频传捷报,我是羡慕不已,今天正好大家都在,你别吝啬,分享一下心得,让我们也取取经,学习学习。” 陶猛说:“郑经理这么说我可不敢当,要说经验在座的哪个不是我的前辈,但是说到心得,我倒是可以谈一下,我们都说做业务要知己知彼,要了解对手的路数,但是要说真的有多大的用,我倒也不认为,大项目拼的就是资源和关系背景,只要一切到位,就没有拿不下的合同,过多的关注对手,反而会干扰视线,影响判断。” 宋西湖在凳子上动了下身体坐直:“陶经理的意思就是不用管竞争对手做什么,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陶猛笑了一下:“不是说不管,重要信息还是要了解透彻,对方和甲方高层有没有特殊关系,如果有该采取什么应对方案,这些功课当然是要做好的,不然被捷足先登都不知道,这岂不是犯了低级错误。” 陶猛一圈问题回答下来,众人纷纷称赞:“说的有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