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6章:高开而低走 (第1/1页)
…… 刘玄坐在御座上,居高临下,望向曹党、清流众人。 目光聚到了曹琳身上。 ·这家伙,不安分呐! 忽而想起夺权那晚,周成敬献流民图,梁集趁机攻讦,说他诽谤太后、诽谤皇帝、诽谤朝廷! 眼看双方矛盾就要激发!攫欝攫 曹凯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风轻云淡的一句话,将矛盾化解了。 反为周成说话:他没有攻讦!也没有诽谤!出心也是好的! 倒省了刘玄费心! 而现在,曹琳却不像他爹那般老练! 逮着机会,就大做文章,唯恐天下不乱似的! “真是不让我省心!”刘玄暗道,心里微微有些不满。 身子微微前倾,两臂搁在前面的御案上,左手挠了挠脑门,沉默了一会儿,这才缓缓的说道:“诽谤不是只有污蔑,顾镜悬之流,巧言令色、弄虚作假,虽出心是好的,旨在颂扬,但也不足为道。需知高处不胜寒,登的越高,跌伤的越重!……高卿,这个道理,你可懂得?” 高洁伏首,说道:“臣聆听圣训,茅塞顿开,懂得其中道理了。”他听皇帝的话,似乎不肯放过顾镜悬,心里很是苦闷! 刘玄道:“懂得就好!” 曹琳听得,暗喜,心道: 然而,刘玄话语一转,却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顾镜悬之流诽谤朝臣,虽然名至实归,但与寻常污蔑诽谤,还是有所差别的,念其出心,又没造成大祸,岂可以言获罪,动辄枭首?应以圣人宽恕之道,小惩大诫,以儆效尤,勿使再犯即可。梁集!你虽是掌刑部,主刑罚的,但也不能唯法是从,偏了圣人之道!” 梁集叩首,承认错误,感激皇帝教诲,保证牢记在心,不敢再犯。 众人都是一惊! 万没想到,皇帝把板子高高的举起,似要重重的打向顾镜悬等人,却突的又轻轻的放下了。 小惩大诫? 这就是放过他们啦! 高洁、周成,都惊呆了。 变化太快,完全没有预想到! 本来还纠结怎么去面对顾镜悬、恩师呢! 没想到奇迹来的这么猝不及防! 曹琳也懵逼了。 这特么都是什么和什么? 就这样的放过了? 他的心中,很是不甘! 向着皇帝说道:“陛下,顾镜悬还诽谤陛下!说陛下诬陷好人呐!” 好吧,写揭过!但是,顾镜悬还口不择言,说过诽谤皇帝的话,这件事,也不能就这么揭过了! 刘玄心说:“我都不想追究,你特么的还要紧咬着不放!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顾镜悬那句诽谤皇帝的话,要是坐实了,那就不仅他自己要死,死了也要被戮尸,并且他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 杀并不能解决问题。 有时候,还会掩藏问题、制造恐怖,适得其反。 前世大革命时期,还有人骂舵手:怎么不来个天雷,把他给劈死! 说这话的被抓起来了! 说是反革命,差点被杀! 但是,舵手知道这事后,没有杀,还把人请到了自己身边,询问为什么要骂自己。 从中发现了问题。 当地经济本就不太好;又由于身处乱世,战争高压之下,征收比较重;敌对势力又进行严厉的经济封锁。 多种原因之下,百姓生活不那么痛快! 心头不爽,于是口出抱怨之话。 了解了因果之后,舵手为解决问题,减轻百姓的负担,提出了著名的政策: 于是,干部带头,参与劳动,进行经济生产。形成了一道。 刘玄想了想,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句话说错,就要杀人,还要株连,这样的法,不怎么妥当,不合乎朕的心意,偏于残暴,而有失仁义了。朕不是嗜杀的人,以前所杀的,也都是罪大恶极之徒。一句话说错,这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顾镜悬等人,能知错认错改错,那就可以了嘛。” 言外之意,似乎在说:姓曹的,你丫的残暴,还要拉着朕一块残暴?! 皇帝发话定调了,曹琳没奈何,只得认怂。他不是那种敢正面怼皇帝的猛人。那样的猛人,在帝制之下,本就罕见,可谓:可遇不可求。 曹琳: 高洁等人大喜过望。这此起彼伏的心情,令他情难自已,拜伏、高呼:“我皇圣明!我皇仁慈啊!” 一派人都跟着高呼。 刘玄心头鄙夷,暗道:“符合你们的利益,就高呼圣明仁慈;有朝一日不符合你们的利益了,还会这么高呼么?”又心想,“被动利益的宗亲勋贵,恐怕日日夜夜的在咒骂我早点死呢!” 曹党被这样的“马屁潮”挟持了。 不得不也跟着高呼。 ·别人都这么高呼! ·你不跟着高呼! ·你丫的什么意思? ·是不是不赞成? ·是不是认为我皇不圣明、不仁慈? 曹琳也跟着高呼,感到阵阵的蛋筒。 刘玄当朝决断。 顾镜悬一案,不进行深究。判他写个认错书,并令当众宣读,保证不再犯,就算了。 其余人等,皆是如此。 另外。 等也不必查禁,书可以照样刊印销售,戏可以继续上演,不过相关的角色名字什么的,不得诽谤,都得改掉,虚构个别的名字。 此事可谓高开低走,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 高洁听到皇帝发话结案,直到这时,紧绷的神经,才松懈下来。 而他的后脊梁上,因为高度紧张,已经渗出了一层的汗水。 曹党发难,点在顾镜悬,意却在他高洁呀! 若是皇帝稍有偏听,他高洁的下场,都会大大的不妙! 轻则被罢官! 重则性命堪忧! 而在这一场交锋之中,他也只能尽力争取。 最终的决断权,并不在他! 也不在于曹琳!厺厽 奇书网 suyingwang.net 厺厽 而只在于皇帝的一念之间! 皇帝的一念,可以令他“无事一身轻”。皇帝的一念,也能令他堕入深渊地狱,永无超生之日! 所幸皇帝圣明,一切不过是虚惊一场! 刘玄借着这件事,大大的打压了清流的名声。又彰显了波自己的仁慈。 顺势。 结案之后,又提出了对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进行管制的议题。 礼部职权之中,包括立法。 …… ——————巘戅奇书网Su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