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好戏骄敌擒吴忠 (第2/2页)
击平卢讨逆军大营。 王灵毕竟在东平城中潜伏多日,借着皎洁月光只看一眼就认出崔君裕和其心腹副将吴忠。遂再派一人回营报信,自己则带领余者远远地尾随敌军之后。 王灵派出的第一个报警哨探回到大营,曹全晸得信后知战机已现,果断命人击鼓聚将。 鼓声急促如闷雷骤然响起,诸将当即确定出征在即,一边命副手迅速整军,一边快速穿上战甲奔向帅帐听命。 一刻钟后,帅帐之内诸将皆着甲站立两厢,目光炯炯凝望帅案之后,激动、热切、渴望之情溢于言表。 “刚刚哨探回报,东平城中已有异动,我军骄敌激敌之计已成,此次平叛胜负就在今夜! 本帅命令:全军立刻出发,于营前五里外官道两侧密林设伏! 淄川、邹平两县尉居前,以淄川县尉曹翊为主将! 长山、高苑两县尉居中,听从本帅指挥! 博昌、济阳两县尉居后,以博昌县尉王师范为主将! 全军以我中军发射三支响箭为号,同时出击,务令敌军首尾不能相顾! 有临战畏敌不前者,斩!不听号令者,斩!擅自逃跑动摇军心者,斩!” 一气呵成三曰斩,曹全晸压抑数日的沉郁,终于在此刻爆发,喷薄而出犹如长刀出鞘,闪击三斩,一时间帅帐内杀气纵横、室温骤降! 诸将凛然,心中压制战意的巨石松动,想战而又不能战的憋屈消逝,凌然战意自升腾,尽在铿锵铁语中。 “谨遵大帅钧令!” 随后,诸将出帐,各自带领本部县兵直奔预定埋伏之所。 经过九天的演武与休整,换来此时“一声令下,全军动”,毫无半点拖沓,迅捷反应之中已显战力提升,曹全晸心中亦有了“可堪一战”的底气! 五里之距,在此刻平卢讨逆军的脚下,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到达指定地点后,讨逆军于密林之中人衔枚、马摘铃,静静隐蔽以待敌。 待王灵派出的第二个报警哨探赶来后,曹全晸得知叛军将至,当即命全军利箭上弦、尖刀出鞘,准备出战! 战斗愈发临近,伴随着将士们心中默数,如山峦似巨浪的压迫感渐重,心脏快速跳动犹如双腿打颤,不能自抑! 破浪都辎重队的一百五十人也被编入战斗序列,选骁勇善于近战者六十人加入步兵队,在王铁的带领下百人步兵队居于弓弩队两侧,只待三轮箭后即上前接敌。 余下九十人加入弓弩队,听从刘鄩统一指挥,居于步兵队之中,率先发起箭袭,以乱叛军为要。 后编入诸人也多是初次上阵,心中难免紧张,但看向身旁那群跟随王师范屡破山贼的勇士,却是镇定如渊,眼角眉梢流露着热切,那是好战之气,是对战斗的渴望! 诸人心中有了依靠,有了安全感,原本悸动不安的心脏不再慌乱。 只是手中弓弩刀枪握得更紧,目光紧盯着官道,耳朵倾向队长,唯恐错过出击指令。 虽远没有老兵镇定,但这却是新兵必须闯过的一道坎! 终于,无数火把胜星月,照亮密林前的官道,马蹄闷响混杂于脚步声中,叛军前锋已从曹翊防线穿过,又穿过中军曹全晸防线,近至王师范伏兵之处! 恰在此时,其后军也进入了曹翊防线。 曹全晸当机立断,令旗挥下,三支响箭穿云霄,烟花绽放惊叛军! 得令后的前中后三军、密林两侧六县之兵,依令而动,弓弩齐发撕空裂气,呼啸而至,击中叛军碎敌胆,扬我军威振士气! 破浪都弓弩队在刘鄩的指挥下,分段射击、衔接紧密、连绵不绝,如春夜喜雨,绵密如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雷霆神罚,从天而降,三轮四百五十箭,利破敌军千百万! 弓弩过后敌势尽,步兵奋勇压稻草! 王铁率领二十名精锐铁甲重步兵当先撞向已显慌乱的叛军,八十名武艺高绝的跳荡兵紧随其后。 重步如锋穿敌胆,跳荡似弧月轮舞。 叛军前锋经过破浪都的凶猛打击,如头顶遭棒喝,很快显出颓势,已有破胆士卒掉头欲逃,恐惧战胜了将官的喝阻! 刘鄩率领弓弩队于步兵阵后箭射叛将所在,吴忠在亲兵护卫下虽未中箭,但见身边亲兵纷纷倒于箭雨之下,势微如累卵,仅存的战心顿抛九霄云外。 回头望去,天平镇的“精锐”牙军竟然处处告急,自身难保,更别提救援主将了。 遂抛下众军,只带着仅剩的数十名亲兵策马冲向曹翊防线,欲冲破阻挡逃回东平县城。 见主将已逃,叛军其余之人或跪地请降,或尾随逃窜。 一时间,曹翊防线压力骤增。淄川县兵见叛军虽如丧家之犬,却平添了几分拼命狠劲,心中胆怯之意渐生。 曹翊不愧勇将之名,以一己之力勉力阻敌,不退一步! 曹全晸看清局势,忙令吹响进攻的号角,带领中军尾随逃逸叛军压了上去,以图减轻曹翊的压力。 眼观六路的王师范也看出此时战局的微妙,率领养精蓄锐已久的亲兵和骑兵队当先冲出,王猛和牛存节如哼哈二将护持左右。 王铁的步兵队紧咬逃兵之尾,刘鄩命部下弃弓弩换横刀加入步兵队,亦紧追溃敌。 就在曹翊摇摇欲坠、独木难支之时,王师范枪芒已到,横扫残兵,救下曹翊。 王猛和牛存节各自带领骑兵、亲兵进击不降之敌,一番猛冲猛打,无情地击碎了叛军抵抗之心、逃跑之念,纷纷跪地请降,胜局已定! 唯有几只漏网之鱼,趁着曹翊双拳难敌四手、王师范又未赶到之际,逃出生天。 原本众人并未放在心上,见己方已经大获全胜,漏网几只小鱼小虾自是瑕不掩瑜,胜利的兴奋、喜悦充斥军中。 只是一番检点下来,却没有找到叛军主将吴忠的身影。多番查证之下,终于从降兵的口中得知,漏网之鱼就是吴忠和他的几个亲兵。 正在众人摇头叹气、惋惜不迭之际,一道声音如同喜乐响起,“吴忠已擒!” 扫去阴霾,终获全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