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李世民召见秦文远,万邦来朝 (第2/2页)
文远过来,不谈小长乐的事情,也不谈什么岳婿关系,需要好好相处,一起吃个饭什么的。 他是真的有紧急事情,才会找来秦文远。 “朕叫你过来,有两件事要和你说。” 李世民看向秦文远,说道:“第一件事,是秦卿,你最近要小心一些,弹劾你的奏疏,想要分割你权力的奏疏,忽然增多了,,比以往多了不少,朕觉得,其中可能有些麻烦存在。” “弹劾我?” 秦文远一愣:“忽然增多了?陛下的意思是说,之前也有?” 李世民白了秦文远一眼,忽然笑道:“秦卿,你这么聪明,难道想不到这件事?” “还是说,你把人都想的太好了?” “你难道不知道,破案是最得罪人的?还有,长安诗会上,朕可是听说你把崔家给得罪了个遍。” “五姓七望,本就同一条裤子,你想想,这七宗五姓的世家,都有一个被你给弄的臭名昭著了,他们能不针对你吗。” …………………… “人活于世,肯定有自己的圈子,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家人,他们所处的派系……定然会有人因此记恨于你,别管你有理还是没理,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不讲理的。” 秦文远一听李世民的话,顿时就明白了。 他还以为自己都不来朝廷,低调做人,已经做的极好了,没有惹下多少人的不快。 却没成想,他还是小觑了一些人的心思了。 而这,还是他没来朝廷的缘故,要是有官职而且来朝廷的话,估计记恨他的,得有一个连队的人了。 不过秦文远也就是听听,他并不在意。 在走上这条路的时候,他就已经有所觉悟了。 那些人因为各种理由记恨他,他不在意,得罪自己,那就打!打的他们不敢得罪就是了! 反正恨他的人多了,连北辰这种老银币他都不怕,更别说那些只敢在奏疏上哔哔的家伙了。 只要他们别挡着自己追寻真相的路就行,否则……秦文远现在,可不是之前无根之萍了。 有了眼前的李世民撑腰,再加上魏征、程咬金…… 以他的实力,他不介意来一次朝堂上的暴力。 李世民见秦文远浑不在意,微微点了下头。 心志坚定,心智沉稳。 就算知道有人不喜,也毫不在意。 这份气度,有宰相之姿啊! 他说道:“之前奏疏少,朕也没在意,毕竟弹劾的奏疏,房玄龄每天都能收到几十个,长孙无忌多的时候甚至都能有几百个,朕也不在乎。” “可你之前,只是几个几个的,可这几天,忽然上升到上百了,朕担心……可能有人忌惮你,要对你出手,所以你自己小心一些,朕暂时还无法确定究竟谁要对付你。” 秦文远听到李世民的话,更不担心了。 奏疏给的是李世民,李世民都帮自己,自己还怕个屁。 嗯…… 当然了,还得哄哄家里的夫人啊,要是夫人长乐一个不顺畅,跟李世民告状就不好了。 秦文远嘴角轻笑,尽管他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可还是止不住会这么想。 毕竟自家夫人和李世民的关系,他可是清楚了。 不过…… 这一会儿,秦文远心中还是动了一下,自己刚刚查到自己过去的案子,可能疏漏了什么,结果弹劾自己的奏疏就激增…… 这里面,是否有什么关联? 秦文远眼眸微眯,若是真的有关系的话,他不介意,让一些人知道代价。 李世民提醒了秦文远之后,便不再多说什么,他知道,以秦文远的本事,只要秦文远小心,就绝对不会有事的。 真正有事的,反而是那些要对秦文远不利的人。 “而第二件事。” 李世民目光忽然严肃了起来,他看向秦文远,说道:“是万邦欲来朝……” 紫宸殿内。 “万邦来朝?” 秦文远听到李世民的话,不由得诧异出声。 此时的大唐,可远远还没有到达历史上那最鼎盛的时期。 吐谷浑还未灭,仍旧在远征着。 突厥也还在蹦跶着,不断的威胁着大唐的北方。 这个时期的大唐,根本就没有达到可以震慑诸国,让诸国低头称臣的地步,所以……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会万邦来朝? 秦文远看向李世民,说道:“陛下,这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也没迟疑,毕竟这就是他召入秦文远来的最重要的事。 他说道:“这几天,朕收到了许多国家的来信,南诏、大食、铁勒、波斯、勃律、突厥等国家,都送来了信件,希望向我大唐派出使臣,出使我大唐,共商天下大事。” “而他们请求出使的时间,朕也看了,若是路上没有耽搁,这些国家的使臣,几乎会在三天之内同时抵达长安。” “此事,未免有些太巧了,若是只有一个两个国家也就罢了,可几十个国家,几乎同时发信,几乎同时抵达,这就有些问题了。” 李世民看向秦文远,说道:“秦卿,你替长安覆灭了蝗虫灾祸,又在长安诗会上大出风头,更是大唐有史以来最厉害的状元楼,不得不承认,你是我大唐最聪明的人。” “所以朕找你过来,是想问问你的建议,你觉得你这些国家是巧合,还是有所图谋,我们又是否应该同意他们的出使?” 秦文远眼眸微眯。 他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了,李世民所说的外邦欲来朝,和自己所想象的万邦来朝不同。 李世民只是单纯的字面上的意义,而非是自己想象中的,大唐被尊称为天可汗的意思。 他想了想,然后说道:“陛下,微臣从来不相信什么巧合,在我看来,所谓的巧合,只是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有人在做一些努力罢了,只是我们对信息掌握的不多,所以才会感到巧合。” “更别说这一次,一巧合就是几十个国家了。” 李世民目光一动,说道:“秦卿,你的意思是……他们之间,有所联络或者勾结?” “这些国家,有一些国家一直都处于敌对状态,就与我们大唐和突厥一样,他们不可能亲密无间的配合,所以我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